論文專著:
先后在海內(nèi)外獨著、合著、主編出版各類著作30多部部;在國家級權威刊物和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近160余篇。
音韻、方言學類研究著作:
1、《杜甫古詩韻讀》(中國展望出版社1985年12月)。
2、《漳州方言研究》(香港縱橫出版社1994年10月)。
3、《漢語音韻學論稿》(四川巴蜀書社1998年4月)。
4、《中國語言學年鑒•漢語音韻學部分》(語文出版社2002年)。
5、《閩臺方言的源流與嬗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合著)。
6、《清代漳州三種十五音韻書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7、《中國語言學年鑒•漢語音韻學部分》(商務印書館2006年10月合著)。
8、《閩臺閩南方言韻書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9月)。
9、《漢語音韻與方言史論稿》,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78萬字。
10、《漢語音韻與方言史論集》,臺灣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月,73.5萬字。
11、《明清閩北方言韻書手抄本音系研究》,商務印書館,2014年4月,77萬字。
12、《閩臺方言的源流與嬗變》,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37萬字,合著。
13、《海峽西岸閩南方言與文化研究》(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5月,140.88萬字。
14、《近代西方傳教士所撰兩岸閩南方言文獻集成及其研究》(十三冊),福建人民出版社2020年4月版,321.7萬字,合著。
15、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語言學名詞》“09音韻學”,商務印書館2011年5月出版。
16.《福建人學習普通話指南》(執(zhí)行主編,語文出版社2001年10月)。
其他語言類研究著作:
17.《漢語言文字學論叢》(主編,《古漢語研究》1998年增刊)。
18.《藝文述林•語言卷》(主編,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12月)。
19、《中學古漢語修辭》(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年9月)。
20、《古漢語翻譯述要》(陜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
21、《爾雅漫談》(臺灣頂淵出版社1997年11月)。
22、《語言研究和應用》(第二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
23、《海峽兩岸語言及辭書研究》(第一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58萬字。
24、《編輯與語言》(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25萬字)。
中國古代文化、文學類研究著作:
25、《中國古代文化知識趣談》(香港啟明書局1989年6月)。
26、《中國古代文化知識趣談》(香港導師出版社1992年6月)。
27、《中國古代風俗文化論》(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
28、《中國文學史述要》(香港導師出版社1996年7月)。
29、《孟子漫談》(臺灣頂淵出版社1997年11月)。
30.《十三經(jīng)漫談》(第二主編,臺灣頂淵出版社1997年11月)。
31.《十三經(jīng)開講》(第二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7月,13種,251萬字。
32、《世界巨人傳記叢書•中國文學家卷》(主編,海天出版社1999年2月)
33、《福建師范大學博士論文提要集》(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年11月)。
34、《福建師范大學優(yōu)秀碩士論文提要集》(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年11月)。
發(fā)表中文期刊論文:
[164]馬重奇、吳潔 四百年前漳州方言的音系研究——以《西班牙—華語詞典》音系為例[J] 古漢語研究 2021年1期.
[163] 馬重奇 清代以來中西閩南、閩東方言文獻鼻音/入聲韻母系統(tǒng)歷史比較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20年第5期。
[162] 馬重奇 閩臺閩南方言重疊式動詞比較研究 [J] 閩臺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
[161] 馬重奇 海峽兩岸閩南方言詞匯動態(tài)比較研究[J] 語言研究 2020年第1期.
[160]馬重奇、馬睿穎 十九世紀中葉廈門方言音系研究,《語苑擷英——慶祝唐作藩教授九秩華誕文集》,商務印書館2020年出版。
[159]馬重奇、馬睿哲 《潮聲十五音》音系動態(tài)比較研究 [J] 古漢語研究 2020年4期.
[158]馬重奇 臺灣史略與現(xiàn)代閩臺閩南方言音韻的一致性與差異性[J].漢語學習,2020年第1期
[157]馬重奇 海峽兩岸閩南方言詞匯動態(tài)比較研究[J]. 語言研究,2020年1月第1期
[156]馬重奇.《說文》學研究的一部力作——評李春曉博士的《〈說文解字六書疏證〉研究》[J].漢字文化,2019(01):122-124.
[155]馬重奇.海上絲綢之路與漢語閩南方言在東南亞一帶的傳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閩南方言音系個案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9,40(01):177-188.
[154]馬重奇 馬睿哲 《廈門方言英漢辭典》文白異讀考[J]. 勵耘語言學刊2019年第1期。
[153]馬重奇 馬不停蹄,遨游韻學天地 春風秋水 上卷 生活 讀書 新知 三聯(lián)書店2018年12月版
[152]馬重奇 近代漢語方言文獻音系研究方法論 春風秋水 下卷 生活 讀書 新知 三聯(lián)書店2018年12月版
[151]馬重奇 清中末期閩北建甌方言音系及其同音字匯 春風秋水 下卷 生活 讀書 新知 三聯(lián)書店2018年12月版。
[150]馬重奇 林清霞 海峽兩岸三地閩南腔動態(tài)比較研究 [J].華夏文化論壇2018年第二期。
[149]馬重奇 閩臺閩南方言的重疊式形容詞比較研究[J]北斗語言學刊第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148]馬重奇.十八世紀以來海峽兩岸泉州腔去聲調演變研究——清代六種閩臺泉州腔方言文獻關于去聲調的論述[J].古漢語研究,2018(04):2-10+103.
[147]馬睿穎,馬重奇.西方傳教士論十九世紀閩臺閩南方言聲調[J].古漢語研究,2017(03):2-12.
[146]馬重奇.清末民初閩南方言文獻音系比較方法論[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7,57(02):173-185+208.
[145]馬重奇.《清末兩種中西潮汕方言文獻音系比較研究》,《文獻語言學》,2017年10月,第四輯,第33-48頁。
[144]馬重奇.《近代閩南方言文獻音系比較方法論》,《吉林大學學報》,2017年3月,第二期,1-13頁。
[143]馬重奇,馬睿穎.荷蘭漢學家施萊格(Gustave Schlegel)《荷華文語類參》(1886)音系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6):87-97.
[142]馬睿穎,馬重奇.清末民初臺灣三種中西閩南方言文獻音系比較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2):85-97.
[141]馬重奇,馬睿穎.19世紀中后葉的潮汕方言音系——以三種美國傳教士的著作為據(jù)[J].方言,2016,38(04):454-469.
[140]馬重奇,馬睿穎.佛蘭根、赫萊斯《廈荷大辭典》音系及異讀研究[J].古漢語研究,2016(03):2-15+103.
[139]馬重奇.閩臺閩南方言聲調系統(tǒng)動態(tài)比較[J].漢語學報,2016(03):2-13+95.
[138]馬重奇.150年前泉州兩種中西閩南方言文獻音系比較研究[J].閩臺文化研究,2016(02):75-86.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語言文字學》2016年第10期全文轉載。
[137]馬重奇.《十九世紀兩種荷蘭漢學家編撰的閩南方言辭典音系比較研究》,《勵耘語言學刊》,2016年12月,第2期,第1-17頁。
[136]馬重奇.《清代兩種中西閩北方言文獻音系比較研究》,《華夏文化論壇》,2016年12月,第2期,第165-174頁。文獻語言學
[135]馬重奇.《清末民初閩臺傳教士編撰的五種廈門方言辭書音系比較研究》,首屆“兩岸語言文字調查研究與語文生活”研討會論文集《兩岸語言文字調查與語文生活》,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
[134]馬重奇.英•汲約翰編撰《潮正兩音字集》(1909)潮、正音系研究,《漢語史與漢藏語研究》第一集,南京大學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版。
[133]馬重奇.英•麥嘉湖著《廈門方言英漢辭典》(1883)音系研究[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9(01):1-11.
[132]馬重奇.英·巴克禮著《廈門話字典補編》音系研究[J].東南學術,2015(02):226-238.
[131]馬重奇.19世紀中葉西方傳教士編撰的四部廈門方言辭書音系比較研究——兼與盧戇章、羅常培、周長楫廈門音系比較[J].語文研究,2015(01):49-57.
[130]馬重奇.:《閩南方言韻書與閩東方言韻書音系比較研究》,《中國方言學報》,2015年2月,第四期,第13-36頁。
[129]馬重奇.明正德本《六音字典》作者、成書時間及其音系性質,《陳新雄教授八秩誕辰紀念論文集》,臺灣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第373-388頁。
[128]馬重奇.明正德本《六音字典》陰聲韻歷史層次研究,《語言之旅——竺家寧七秩壽慶論文集》,臺灣五南圖書公司2015年8月,第483-503頁。
[127]馬重奇.《清末民初四部西方傳教士編撰的廈門方言字典音系比較研究》,《華夏文化論壇》,2015年5月,第1期,第 - 頁。
[126]馬重奇.:《漢語古音學比較研究》序,陳芳著《漢語古音學比較研究》,海峽文藝出版社2015年7月,第1-4頁。
[125]馬重奇.美·羅啻(Elihu Doty)《翻譯英華廈腔語匯》(1853)音系研究[J].閩臺文化研究,2014(04):71-82.
[124]馬重奇.19世紀80年代四部傳教士汕頭方言著作音系比較[J].古漢語研究,2014(04):10-22+95.
[123]馬重奇.19世紀西方傳教士編撰的三種漳州方言辭書音系比較研究[J].漢語學報,2014(03):31-45+96.
[122]馬重奇.加·馬偕《中西字典》(1891)音系研究——兼與英·巴克禮《廈門話字典補編》音系比較[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7):113-127.
[121]馬重奇.明正德本《六音字典》入聲韻歷史層次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36-46.
[120]馬重奇.19世紀初葉西方傳教士漳州方言文獻音系考[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1):103-111.
[119]馬重奇.明代中葉閩北方言韻書手抄本《六音字典》聲調系統(tǒng)研究,《中國方言學報》,2013年12月,第三期,第1-12頁。
[118]馬重奇.英·杜嘉德編撰《廈英大辭典》(1873)音系研究,《勵耘語言學刊》,2014年12月,第2期,第1-35頁。
[117]馬重奇.《明清閩北方言韻書手抄本音系研究》概要,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編《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概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4月,第464-470頁。
[116]馬重奇.《五百年來福建閩北政和方言平聲調演變研究》,中國音韻學會編《“中國音韻學”暨黃典誠學術思想國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14年3月,第342-354頁。
[115]馬重奇.《普通話訓練與測試指導用書》序,鄭文燦主編《普通話訓練與測試指導用書》,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第1-2頁。
[114]馬重奇.英國傳教士戴爾《福建漳州方言詞匯》研究——19世紀初葉閩南漳州方言音系及其詞匯研究[J].古漢語研究,2013(04):20-39+95.
[113]馬重奇.閩臺漳州腔四韻書音系比較研究——兼論臺灣漳州腔韻書《增補匯音寶鑒》音系性質[J].閩臺文化研究,2013(01):82-95.
[112]馬重奇.明正德本《六音字典》“土音”研究(二)——十六世紀初葉閩北政和方言土音考證[J].古漢語研究,2013(01):2-10.
[111]馬重奇.新發(fā)現(xiàn)的明清時期兩種福建閩北方言韻書手抄本音系比較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5(02):143-150.
[110]馬重奇.明正德本《六音字典》“十五音”的歷史層次研究[J].東南學術,2013(01):232-242.
[109]馬重奇.《中古以來漢語韻母開合口衍化史略》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2頁。
[108]馬重奇.《明清以來福建閩北政和方言平聲調演變研究》,《黃典誠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107]馬重奇《明本“穿本風通順朗唱”字母與清本“攣論闌黃籠龍郎涼”字母比較研究》—明正德本《六音字典》與清光緒本《六音字典》比較研究(一)[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12(增刊):1-22。。
[106]馬重奇《明本“聲音坦橫班先”字母與清本“坪林藍藍鈴連”字母比較研究》—明正德本《六音字典》與清光緒本《六音字典》比較研究(二)[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12(增刊):23--39。。
[105]馬重奇《明本“備結射舌有條嘹”字母與清本“梨籬閱彪俵聊”字母比較研究》—明正德本《六音字典》與清光緒本《六音字典》比較研究(三)[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12(增刊):40-58。。
[104]馬重奇 明本“交合克百化果直”字母與清本“勞羅栗;ú祭铡弊帜副容^研究—明正德本《六音字典》與清光緒本《六音字典》比較研究(四)[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12(增刊):59-77。
[103]馬重奇 明本“出推闊乃后述古”字母與清本“肥賠簸犁樓驢爐”字母比較研究》—明正德本《六音字典》與清光緒本《六音字典》比較研究(五)[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12(增刊):78-102。
[102]馬重奇.明正德本《六音字典》“土音”研究(一)——十六世紀初葉閩北政和方言土音考證[J].古漢語
研究,2012(04):18-29+95.
[101]馬重奇.清光緒本《六音字典》“土音”研究——二十世紀末閩北政和方言土音考證[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1):123-129.
[100]馬重奇.明正德本《六音字典》陽聲韻的歷史層次研究[J].漢語學報,2012(04):4+3-15+95.
[99]馬重奇.五百年來閩北政和方言去聲調演變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5):88-94.
[98]馬重奇,林志強,李藍.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第16屆年會暨漢語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福州召開[J].方言,2012(01):92-96.
[97]吳姍姍,馬重奇.《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殘卷與《安腔八音》手抄本韻部比較研究[J].東南學術,2012(01):268-274.
[96]馬重奇.明代閩北政和方言韻書《六音字典》入聲調研究——兼論《廣韻》入聲調在《六音字典》聲調中的變異[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6):98-104+111.
[95]馬重奇.明代閩北政和方言韻書《六音字典》的平聲調[J].方言,2011(04):332-340.
[94]馬重奇.明代閩北政和方言韻書《六音字典》上聲調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1):125-132.
[93]馬重奇.明代閩北政和方言韻書《六音字典》去聲調研究[J].古漢語研究,2011(03):7-15+95.
[92]馬重奇.20年來閩方言研究綜述[J].東南學術,2011(01):200-217.
[91]馬重奇.《20世紀初葉粵東澄海方言音系研究》,“楊耐思八十華誕紀念文集”《漢語的歷史探討》,中華書局2011年1月版。
[90]馬重奇.2004—2008年中國音韻學研究情況綜述[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12):101-113.
[89]馬重奇.閩臺閩南方言韻書、辭典的源與流關系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6):103-112.
[88]馬重奇.新發(fā)現(xiàn)明朝閩北方言韻書《六音字典》音系研究[J].中國語文,2010(05):451-460+480.
[87]馬重奇.:《清代三種漳州十五音韻書比較研究》,《呂叔湘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商務印書館2010年2月版。
[86]馬重奇.:《林海權<古漢語研究論集>》序,《語文出版社》,2010年9月。
[85]馬重奇.十九世紀初葉閩南三種韻書音系比較研究[J].古漢語研究,2009(04):2-11.
[84]馬重奇.十九世紀初葉福建閩南方言詞匯研究(二)——英·麥都思《福建方言字典》詞匯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12):100-110.
[83]馬重奇.明閩北韻書手抄本《六音字典》音系性質及其聲韻調配合表[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6):79-84.
[82]馬重奇.十九世紀初葉福建閩南方言詞匯研究(一)——英·麥都思《福建方言字典》詞匯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11):127-134.
[81]馬重奇.《擊木知音》音系研究[J].方言,2009,31(02):145-163.
[80]陳偉達,馬重奇.《潮語十五音》音系研究[J].東南學術,2009(03):122-133.
[79]馬重奇.十九世紀末福建兼漳泉二腔韻書音系研究 臺灣核心THCI期刊《政大中文學報》第12期,2009年12月刊
[78]馬重奇,張凡.閩臺閩南方言詞匯比較考源(四)[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2):101-109.
[77]馬重奇.閩臺閩南方言諸韻書音系比較研究[J].閩臺文化交流,2008(04):103-116.
[76]馬重奇,張凡.閩臺閩南方言詞匯比較考源(三)[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1):19-26.
[75]馬重奇.粵東潮汕五種閩南方言韻書音系比較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4):96-104.
[74]馬重奇.一部弘揚閩南方言文化的力作——讀林華東新著《泉州方言研究》[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8(03):24-25.
[73]馬重奇.《潮聲十五音》與《潮語十五音》音系比較研究[J].古漢語研究,2008(01):2-12.
[72]馬重奇. 閩臺閩南方言諸韻書音系比較研究 《中國語言學》2008年創(chuàng)刊號
[71]馬重奇.姚弗如《潮聲十七音》音系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6):218-229.
[70]馬重奇,張凡.閩臺閩南方言詞匯比較考源(二)[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10):97-106.
[69]馬重奇,張凡.閩臺閩南方言詞匯比較考源(一)[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09):90-100.
[68]馬重奇.《潮聲十五音》音系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12):109-119.
[67]馬重奇.1998—2003年漢語音韻學研究綜述(續(xù)篇一)[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07):18-28.
[66]馬重奇.閩人南遷與閩方言的傳播和發(fā)展[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4):77-85.
[65]馬重奇.中國教育博士考察團赴澳大利亞考察報告[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S1):1-3.
[64]馬重奇. 移民與方言 福建師范大學研究生教育學院 【書刊】《福建移民史》下編第三章“移民與方言”,方志出版社2005年1月版
[63]馬重奇.《宋代古音學與吳棫<詩補音>研究•專家評審意見》 福建師范大學研究生教育學院【書刊】張民權著《宋代古音學與吳棫<詩補音>研究》,商務印書館2005年1月版
[62]馬重奇.1998-2003年漢語音韻研究綜述(下篇)[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12):45-52.
[61]馬重奇.1998-2003年漢語音韻研究綜述(上篇)[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11):46-50.
[60]馬重奇.《匯集雅俗通十五音》文白異讀系統(tǒng)研究(二)[J].方言,2004(03):231-246.
[59]馬重奇.論閩南、客家諸方言在臺灣的傳播和發(fā)展[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4):75-82+96.
[58]馬重奇.《匯集雅俗通十五音》文白異讀系統(tǒng)研究(一)[J].方言,2004(02):168-187.
[57]馬重奇.清代漳州韻書方言本字考[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4):87-93.
[56]馬重奇.閩臺閩南話與普通話韻母系統(tǒng)比較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04):99-107.
[55]馬重奇.中國大陸閩南方言韻書比較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2):97-102+118.
[54]馬重奇.臺灣閩南方言韻書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04):77-84+90.
[53]馬重奇.方言與文化的立體觀照──序林華東的《泉州方言文化》[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1(01):80-81.
[52]馬重奇.福建福安方言韻書《安腔八音》[J].方言,2001(01):1-16.
[51]馬重奇. 閩南漳州方言的la-mi式和ma-sa式音秘密語研究——與福州廋語、嘴前話和切腳詞比較 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1年5月林繼中主編《閩南方言• 漳州話研究》
[50]馬重奇.《廣韻》韻系與漳州方言韻系比較研究 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1年5月林繼中主編《閩南方言• 漳州話研究》
[49]馬重奇.《渡江書十五音》音系性質研究--與《匯集雅俗通十五音》比較研究 中國語言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暨國際中國語文研討會宣讀的論文《中國語言學報》 第十期,商務印書館2001年出版
[48]馬重奇. 《增補匯音》音系研究 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十次學術討論會暨漢語音韻學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8月
[47]馬重奇.元代小令陰聲韻部研究——《元代小令集》用韻研究之二[J].福建電大學報,1999(04):30-33+46.
[46]馬重奇.中國語言學:回顧與展望——中國語言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暨國際中國語文研討會綜述[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04):155-157.
[45]馬重奇.1994—1997年漢語音韻學研究綜述[J].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9(05):42-48.
[44]馬重奇.元代小令陽聲韻部研究—《元代小令集》用韻研究之一[J].福建電大學報,1999(03):46-49+64.
[43]馬重奇.《閩腔快字》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02):72-76.
[42]馬重奇. 中國語言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暨國際中國語文研討會綜述 《中國語文》1999年第4期
[41]馬重奇. 世界巨人傳記叢書•中國文學家卷•總序 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出版
[40]馬重奇. 閩南方言“l(fā)a-mi式”和“ma-sa式” 秘密語研究 商務印書館《中國語言學報》1999年第5期
[39]馬重奇. 《漢語語法學論稿》序 劉永耕《漢語語法學論稿》,巴蜀書社1999年4月版。
[38]馬重奇.明末上海松江韻母系統(tǒng)研究——晚明施紹莘南曲用韻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03):67-73.
[37]馬重奇.福建語言文字研究概述[J].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8(02):34-39.
[36]馬重奇.《匯集雅俗通十五音》聲母系統(tǒng)研究 《古漢語研究》1998年增刊
[35]馬重奇.《匯集雅俗通十五音》韻部系統(tǒng)研究 語言研究1998年增刊《漢語音韻學第五次國際學崐術研討會論文集》
[34]馬重奇.《泉州方言文化》序 林華東著《泉州方言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版
[33]馬重奇.《廣韻》聲母系統(tǒng)與漳州方言聲母系統(tǒng)比較研究 著名音韻學家唐作藩先生七秩華誕紀念論文集《語苑擷英》,1998年1月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出版
[32]馬重奇,楊志賢.福建方言研究概述[J].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7(04):36-43.
[31]馬重奇.《廣韻》韻系與漳州方言韻系比較研究(下)[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03):86-90.
[30]馬重奇.《廣韻》韻系與漳州方言韻系比較研究(上)[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02):95-102.
[29]馬重奇.漢語音韻學第四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福州召開[J].中國語文,1996(06):432.
[28]馬重奇.漳州方言的文白異讀[J].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6(04):71-80.
[27]馬重奇.漢語音韻學第四次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九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會議述評 福建社科界1996年第4期
[26]馬重奇.《切韻》系韻書韻目分類檢字法比較研究 全國高等師范院校現(xiàn)代漢語教學研究會組編的《現(xiàn)代漢語研究專題》,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25]馬重奇.《起數(shù)訣》與《韻鏡》《七音略》比較研究-《皇極經(jīng)世解起數(shù)決》研究之二 《語言研究》1996年增刊,《漢語音韻學第四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4]馬重奇.漳州方言重疊式動詞研究[J].語言研究,1995(01):124-131.
[23]馬重奇.漳州方言的重疊式形容詞[J].中國語文,1995(02):123-129.
[22]馬重奇.《南音三籟》曲韻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01):68-78.
[21]馬重奇.閩南漳州方言中的反切語[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01):70-81.
[20]馬重奇. 《起數(shù)訣》與《廣韻》《集韻》比較研究-《皇極經(jīng)世解起數(shù)訣》研究之一 語言研究1994年增刊,《漢語音韻學第三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馬重奇.試論上古音歌部的輔音韻尾問題[J].古漢語研究,1993(03):68-73+67.
[18]馬重奇.漳州方言同音字匯[J].方言,1993(03):199-217.
[17]馬重奇.《類篇》中的同字重韻初探[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02):74-80.
[16]馬重奇.《類篇》方言考——兼評張慎儀《方言別錄》所輯唐宋方言[J].語言研究,1993(01):136-143.
[15]馬重奇.古音陰入對轉疏證[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04):61-68.
[14]馬重奇. 清代吳人南曲分部考 語言研究》1991年增刊《漢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3]馬重奇.顏師古《漢書注》反切考[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03):71-77.
[12]馬重奇,李慧.韓愈古詩用韻考——兼與白居易古詩用韻比較[J].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01):71-78.
[11]馬重奇.合敘淺談——兼談合敘與互文的區(qū)別[J].當代修辭學,1989(05):26-28.
[10]馬重奇.顏師古《漢書注》中的“合韻音”淺論[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01):71-78.
[9]馬重奇. 文言層遞辭格淺論 語文1989年第4期
[8]馬重奇. 代稱格例釋 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2期
[7]馬重奇. 合敘釋例 語文1988年第5期
[6]馬重奇. 杜甫古詩用韻研究 南平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1期
[5]馬重奇. 評袁梅《詩經(jīng)譯注》中之“葉音” 南平師專學報1987年第1期
[4]馬重奇.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中的通假字管見[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03):89-95+62.
[3]馬重奇.白居易詩用韻研究[J].福建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01):93-100.
[2]馬重奇.從杜甫詩用韻看“濁上變?nèi)ァ眴栴}[J].福建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03):63-68.
[1]馬重奇. 《詩經(jīng)》"行露" "新臺" 的語言結構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2期
發(fā)表中文會議論文:
[1]馬重奇 《近代西文閩方言文獻音系研究方法論》,“中國音韻學研究會2017年香港高端論壇”大會宣讀論文,[J] 古漢語研究 2020年 期
[2]馬重奇.《十八世紀以來海峽兩岸泉州腔去聲調演變研究——清代六種閩臺泉州腔方言文獻關于去聲調的論述》,“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二十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西安)會議”大會宣讀論文,[J].古漢語研究,2018(04)。
[3] 馬重奇 臺灣史略與現(xiàn)代閩臺閩南方言音韻的一致性與差異性,南京大學主辦的“學術高層論壇”大會報告論文2018年10月25日,[J].漢語學習,2020年第1期。
[4]馬重奇.《清末民初閩臺傳教士編撰的五種廈門方言辭書音系比較研究》,“兩岸語言文字調查研究與語文生活”大會宣讀論文,收入《兩岸語言文字調查與語文生活》會議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
[5]馬重奇.《明清以來福建閩北政和方言平聲調演變研究》,“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十次學術討論會暨漢語音韻學第五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宣讀論文,《黃典誠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6]馬重奇.《明代中葉閩北方言韻書手抄本《六音字典》聲調系統(tǒng)研究》,在“全國漢語方言學會,2011:6-17. 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第16屆年會暨漢語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宣讀的論文,[C].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福建師范大學.中國方言學報(第三期).商務印書館2011年出版。
[7]馬重奇. 閩南方言韻書與閩東方言韻書音系比較研究[C]. 全國漢語方言學會、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中國方言學報(第四期).全國漢語方言學會、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全國漢語方言學會,2009:18-41
[8]馬重奇. 明正德本《六音字典》作者、成書時間及其音系性質,《陳新雄教授八秩誕辰紀念論文集》,臺灣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第373-3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