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公路泥石流防治技術體系
公路泥石流防治原則:
第一、重視公路線型與泥石流溝的合理組合,以確保穿越泥石流溝公路橋涵、路基路面、相應防護工程、房屋建筑、行人及車輛安全并使交通有序進行為總體目標。
第二、重視泥石流沖擊力及沖擊路徑、泥石流淤埋規(guī)律、泥石流與防治結(jié)構(gòu)耦合作用、防治結(jié)構(gòu)在泥石流作用下的動力響應過程、泥石流拋程、泥石流對防治結(jié)構(gòu)的沖擊及磨蝕機理等核心理論問題研究,重視防治結(jié)構(gòu)抗御泥石流沖磨的耐久性設計,延長防治結(jié)構(gòu)的使用壽命。
第三、防治結(jié)構(gòu)開發(fā)研究,應盡可能體現(xiàn)防治結(jié)構(gòu)與公路交通的合理利用,針對不同的泥石流類型、流量、沖擊磨蝕性能、淤埋特性等開發(fā)成套防治單體技術體系,據(jù)此構(gòu)建具有較強針對性的綜合防治模式,公路泥石流工程防治的關鍵部位在公路建構(gòu)筑物附近的有限范圍。公路泥石流防治應根據(jù)泥石流的自身特性合理選用單體防治技術,有效組合綜合防治模式。
遵循上述原則,研究開發(fā)了速流結(jié)構(gòu)、泥石流隧道、翼型墩匯流結(jié)構(gòu)、糙底群樁、匯流群樁等10余種單體防治新技術[1][28][30~34][36],構(gòu)建了攔-匯-排等綜合治理技術[41],據(jù)此編寫了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設計指南和施工指南[42~44]。從1998年以來在四川境內(nèi)實施了60余個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多年觀測表明防治效果良好,消除了相應路段的泥石流病害。
4 結(jié) 語
綜上可見,作者從防治公路泥石流的實際需求出發(fā),通過對泥石流形成環(huán)境、物源分析、泥石流動力學、防治技術等研究,初步建立了公路泥石流理論及技術體系。研究成果增強了公路泥石流防治的針對性、有效性。在進一步研究中,應從能量角度實施泥石流能量原理研究,通過對泥石流龍頭壓脹機理、泥石流沉積物流變固結(jié)過程等研究,全面、系統(tǒng)地構(gòu)建泥石流動力學;應通過大量大比例尺模型試驗、系統(tǒng)深入的理論分析以及更多的工程實踐,優(yōu)化防治新結(jié)構(gòu)、新材料、新工藝,加強對已經(jīng)實施的示范工程的效果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完善,為全面、系統(tǒng)地建立公路泥石流理論及技術體系提供重要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陳洪凱,唐紅梅,馬永泰,等.公路泥石流研究及治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陳洪凱,唐紅梅.公路泥石流水毀概化模式研究[M].公路.2003,(8):143-147
[3] 錢寧.高含沙水流運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9:160-162.
[4] 吳積善,田連權(quán),康志成,等.泥石流及其綜合治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3:10-28
[5] 杜榕桓,李鴻璉,唐邦興,等.三十年來的中國泥石流研究[J].自然災害學報,1995,4(1):64-73
[6] 費祥俊,舒安平.泥石流運動機理與災害防治[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280-285.
[7] 吳積善,康志成,田連權(quán),等.云南蔣家溝泥石流觀測研究[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141-164.
[8] 章書成.泥石流研究述評[J].力學進展,1989,19(3):365-375
[9] 李德基.我國西南泥石流災害防治現(xiàn)狀與最新進展[J].中國地質(zhì)災害與防治學報.1996,7(1):10-14
[10] Richard M.lverson. The physics of debris flow [J]. Review of Geophysics, 1997,35(3):245-296.
[11] Bagnold R A. experimental on a gravity-free dispersion of large solid spheres in a Newtonian fluid under shear [J]. Proc. Royal Soc. London, Ser A, 1954,225:49-63.
[12] Tamotsu Takahashi. Debris flow on prismatic open channel [J]. Journal of the Hydraulics Division, Proc. ASCE, 1980,106(HY3):381-396.
[13] Chen Cheng-lung. General solution for visoplastic debris flow [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ASCE), 1988,114(3):259-282.
[14] Ghilardi P, Natale L, Savi F. Modeling debris flow propagation and deposition [J]. Phys. Chem. Earth(c). 2001,26(9):651-656
[15] Major J. J.. Gravity consolidation of granular slurries: Implications for debris flow deposition and deposit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00, 70(1):64-83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