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專著:
發(fā)表學術論文40余篇。
發(fā)表中文期刊論文:
[1]楊馮帆,常勁帆,王錚.一種可實現(xiàn)高精度時間同步的數(shù)據(jù)傳輸方法[J].計算機工程,2020,46(02):118-125+133.
[2]柴軍營,江曉山,張永杰,董永偉,石峰,李陸,成偉帥,冷重陽,王錚,吳伯冰.核探測器前端電子學線性穩(wěn)壓器設計[J].核技術,2019,42(05):44-50.
[3]樊磊,魏微,王錚,劉湘,劉剛.硅像素探測器讀出芯片的設計[J].原子能科學技術,2016,50(07):1296-1300.
[4]劉湘,常勁帆,王錚,樊磊.Prototype of readout electronics for the LHAASO KM2A electromagnetic particle detectors[J].Chinese Physics C,2016,40(07):109-114.
[5]雷祥翠,衡月昆,錢森,夏經(jīng)鎧,劉術林,吳智,閆保軍,徐美杭,王錚,李小男,阮向東,王小狀,楊玉真,王文文,方燦,羅鳳姣,梁靜靜,楊露萍,楊彪.Evaluation of new large area PMT with high quantum efficiency[J].Chinese Physics C,2016,40(02):60-65.
[6]王煒,常勁帆,劉湘,趙怡然,王錚.LHAASO繆子探測器陣列讀出電子學系統(tǒng)研制[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5,35(05):452-456.
[7]王慶娟,陸衛(wèi)國,王錚,樊磊,劉湘,張研,王煒,常勁帆,朱科軍,祁輝榮.基于ASIC的GEM自觸發(fā)電子學系統(tǒng)研制[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5,35(01):1-4+12.
[8]夏經(jīng)鎧,錢森,王文文,寧哲,程雅蘋,王貽芳,江曉山,王錚,李小男,祁鳴,衡月昆,劉術林.光電轉化器件光陰極量子效率測量研究[J].核技術,2014,37(09):40-44.
[9]龍彪,魏微,劉書煥,王錚,賀朝會.基于電流模式的硅像素探測器前端讀出ASIC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4,34(07):837-841.
[10]錢祥利,常勁帆,馮存峰,馮朝陽,茍全補,郭義慶,胡紅波,劉成,王錚,薛良,張學堯,張毅.Calibration of pulse transit time through a cable for EAS experiments[J].Chinese Physics C,2014,38(06):61-65.
[11]李丹,顏永紅,常勁帆,王錚,王煒.一款GEM探測器讀出ASIC-GEMROC測試平臺的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4,34(04):477-479.
[12]張研,王慶娟,常勁帆,王錚,李秋菊,肖騰飛,王煒.兩種遠距離時鐘傳輸方式的性能比較[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4,34(02):222-225.
[13]何帥,曾云,張研,常勁帆,王錚,李秋菊.基于高速采樣ADC的多通道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3,33(04):507-510+514.
[14]吳文歡,王慶娟,王錚,趙京偉,魏微.基于GEM探測器的數(shù)字讀出芯片研制[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3,33(01):8-12.
[15]阿布里克木•麥迪娜,白景芝,白羽,班勇,蔡嘯,陳宏芳,陳和生,陳江川,陳進,陳元柏,陳初萍,戴又善,鄧子艷,杜書先,方建,傅成棟,高原寧,顧運廳,郭子敬,F.A.Huarris,何康林,何瑁,衡月昆,胡海明,T.Hussain,胡濤,黃光順,黃性濤,黃燕萍,T.Hussain,季曉斌,江曉山,焦健斌,金大鵬,金山,李剛,李海波,李金,李蕾,李仁英,李衛(wèi)東,李衛(wèi)國,李曉玲,李小男,李學潛,梁勇飛,劉北江,劉春秀,劉芳,劉峰,劉宏邦,劉懷民,劉覺平,劉倩,劉榮光,劉振安,呂峰,魯公儒,呂軍光,羅成林,馬鳳才,馬海龍,馬秋海,M.Q.A.Malik,毛澤普,莫曉虎,聶晶,S.L.Olsen,平榮剛,邱進發(fā),榮剛,阮向東,單連友,尚雷,沈成平,沈肖雁,盛華義,孫海生,孫勝森,孫永昭,孫志嘉,唐曉,田俊平,G.S.Varner,萬霞,王嵐,王亮亮,王靈淑,王平,王佩良,王貽芳,王錚,王至勇,魏誠林,魏代會,吳寧,許國發(fā),俆新平,俆曄,閻沐霖,楊洪勛,楊明,楊永栩,葉銘漢,葉云秀,喻純旭,苑長征,袁野,曾云,張丙新,張炳云,張長春,張達華,張華橋,章紅宇,張家文,張建勇,張學堯,張一云,張子平,趙京偉,趙明剛,趙平平,趙政國,鄭波,鄭海青,鄭建平,鄭志鵬,鐘彬,周莉,朱科軍,朱啟明,朱興旺,朱永生,朱自安,鄒冰松.Measurement of J/ψ decays into Λ■ π~+π~-[J].Chinese Physics C,2012,36(11):1031-1039.
[16]阿布里克木•麥迪娜,白景芝,白羽,班勇,蔡嘯,陳宏芳,陳和生,陳江川,陳進,陳元柏,陳初萍,戴又善,鄧子艷,杜書先,方建,傅成棟,高原寧,顧運廳,郭子敬,F.A.Huarris,何康林,何瑁,衡月昆,胡海明,T.Hussain,胡濤,黃光順,黃性濤,黃燕萍,T.Hussain,季曉斌,江曉山,焦健斌,金大鵬,金山,李剛,李海波,李金,李蕾,李仁英,李衛(wèi)東,李衛(wèi)國,李曉玲,李小男,李學潛,梁勇飛,劉北江,劉春秀,劉芳,劉峰,劉宏邦,劉懷民,劉覺平,劉倩,劉榮光,劉振安,呂峰,魯公儒,呂軍光,羅成林,馬鳳才,馬海龍,馬秋海,M.Q.A.Malik,毛澤普,莫曉虎,聶晶,S.L.Olsen,平榮剛,邱進發(fā),榮剛,阮向東,單連友,尚雷,沈成平,沈肖雁,盛華義,孫海生,孫勝森,孫永昭,孫志嘉,唐曉,田俊平,G.S.Varner,萬霞,王嵐,王亮亮,王靈淑,王平,王佩良,王貽芳,王錚,王至勇,魏誠林,魏代會,吳寧,許國發(fā),俆新平,俆曄,閻沐霖,楊洪勛,楊明,楊永栩,葉銘漢,葉云秀,喻純旭,苑長征,袁野,曾云,張丙新,張炳云,張長春,張達華,張華橋,章紅宇,張家文,張建勇,張學堯,張一云,張子平,趙京偉,趙明剛,趙平平,趙政國,鄭波,鄭海青,鄭建平,鄭志鵬,鐘彬,周莉,朱科軍,朱啟明,朱興旺,朱永生,朱自安,鄒冰松.First evidence of ψ(2S)→Ω~-■~+[J].Chinese Physics C,2012,36(11):1040-1045.
[17]吳文歡,樊磊,王錚,魏微.一種適用于探測器讀出系統(tǒng)的LVDS芯片的研制[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2,32(10):1125-1128.
[18]肖騰飛,張研,王慶娟,吳文歡,王錚,趙京偉.多陽極光電倍增管讀出ASIC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2,32(09):1003-1006.
[19]魏微,陸衛(wèi)國,郭海東,王錚,趙京偉.一種高速、高精度全差分采樣保持電路的ASIC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2,32(08):893-899.
[20]蔣文奇,王錚,李秋菊,常勁帆,嚴雄波,魏微,陸衛(wèi)國,呂繼方.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光電倍增管輸出振鈴脈沖的分析研究[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2,32(04):442-445.
[21]蔣文奇,顧樹棣,John Joseph,劉大偉,Kam-Biu Luk,Herbert Steiner,王錚,吳群.Suppressing ringing caused by large photomultiplier tube signals[J].中國物理C,2012,36(03):235-240.
[22]呂繼方,吳文歡,王錚,劉振安,嚴雄波,魏微.基于峰值保持電路的GEM探測器前端讀出ASIC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1,31(10):1089-1093+1130.
[23]嚴雄波,呂繼方,王錚,趙京偉,肖騰飛.PMT信號前端讀出ASIC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1,31(09):948-952.
[24]呂繼方,劉振安,王錚,嚴雄波,魏微.高精度CMOS峰值保持電路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1,31(09):958-960+990.
[25]張驥,曾云,王錚,李秋菊,呂繼方,吳進遠.基于FPGA的高精度時間測量電路的實現(xiàn)[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1,31(05):508-512.
[26]陸衛(wèi)國,魏微,王錚,趙京偉,呂繼方,嚴雄波.16通道GEM探測器前端讀出ASIC的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1,31(03):289-292+311.
[27]常勁帆,王錚,李秋菊,張研.LHAASO地面粒子探測器陣列前端電子學初步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1,31(03):274-276+288.
[28]王科,劉振安,王錚,李道武.多陽極光電倍增管前端四通道放大讀出芯片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0,30(05):589-591+617.
[29]魏微,陸衛(wèi)國,王錚.12位單斜式線性放電ADC芯片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0,30(03):301-307.
[30]王科,王錚,劉振安,魏微,陸衛(wèi)國,Gary Varner.開關電容陣列中高帶寬跨阻前置放大器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09,29(06):1307-1309+1330.
[31]常勁帆,王佩良,顧樹棣,王錚,聶晶.BESIII電磁量能器三量程電荷測量方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09,29(04):718-720+731.
[32]呂繼方,曾云,王錚,魏微,陸衛(wèi)國,羅江平,席仙梅,孫蕓華.四通道低噪聲GEM探測器前端讀出ASIC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09,29(02):258-262.
[33]羅江平,顏永紅,王錚,呂繼方,魏微,席仙梅.基于MAPMT的PET探測器前端IC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09,29(02):277-280.
[34]王錚Front-End Electronics System of PMT Readout for Daya Bay Reactor Neutrino Experiment, IEEE NSS/MIC Conference 2009, 2009, 第 2 作者
[35]王錚Design of Prototyping PMT Electronic System for Daya Bay Reactor Neutrino Experiment, IEEE NSS/MIC Conference 2008, 2008, 第 1 作者
[36]席仙梅,曾云,王錚,李秋菊,常勁帆,孫云華,呂繼方,羅江平.八通道串行FADC的波形取樣電路的初步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08(04):805-808+812.
[37]李秋菊,王錚,嚴雄波,常勁帆,魏微,陸衛(wèi)國.中微子探測器PMT讀出電子學系統(tǒng)數(shù)據(jù)緩存方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08(01):202-205.
[38]常勁帆,顧樹棣,王錚,周高明,賀翔.虛擬全局緩存技術-CBLT在電磁量能器讀出電子學系統(tǒng)中的應用[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07(02):298-300.
[39]李秋菊,王錚,常勁帆,王佩良,賀翔,聶晶.大亞灣中微子實驗PMT觸發(fā)判選電路的初步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06(06):1046-1048.
[40]阿布里克木•麥迪娜,白景芝,班勇,卞建國,蔡嘯,陳海璇,陳和生,陳宏芳,陳江川,陳進,陳元柏,遲少鵬,初元萍,崔象宗,戴又善,鄧子艷,董燎原,董清風,杜書先,杜志珍,方建,房雙世,傅成棟,高翠山,高原寧,顧樹棣,顧運廳,過雅南,郭義慶,何康林,何瑁,衡月昆,胡海明,胡濤,黃光順,黃性濤,黃秀萍,季曉斌,江曉山,焦健斌,金大鵬,金山,金毅,賴元芬,李剛,李海波,李會紅,李金,李仁英,李樹敏,李衛(wèi)東,李衛(wèi)國,李曉玲,李學潛,黎元柳,梁勇飛,廖紅波,劉春秀,劉芳,劉峰,劉懷民,劉匯慧,劉建北,劉晶,劉覺平,劉榮光,劉振安,魯公儒,呂峰,呂海江,呂軍光,羅成林,馬鳳才,馬海龍,馬連良,馬秋梅,馬續(xù)波,毛澤普,莫曉虎,聶晶,彭海平,漆納丁,秦虎,邱進發(fā),任震宇,榮剛,單連友,尚雷,沈定力,沈肖雁,盛華義,石峰,史欣,孫漢生,孫俊峰,孫勝森,孫永昭,孫志嘉,譚振強,唐曉,田雨潤,童國梁,王大勇,王嵐,王靈淑,王曼,王佩良,王平,王文峰,王貽芳,王喆,王錚,等 .D介子稀有衰變研究(英文)[J].高能物理與核物理,2006(03):183-190.
[41]王錚,盛華義,莊保安,江嘵山.FPGA在BESⅢ漂移室電荷測量中的應用[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03(02):132-135.
[42]王錚,陳元柏,盛華義,莊保安,江曉山.BES-Ⅲ主漂移室輸出信號的模擬[J].高能物理與核物理,2002(12):1297-1301.
[43]王錚.基于DSP的多通道波形取樣電路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02(05):409-411.
發(fā)表會議論文:
[1]魏微;樊磊;任佳義;崔珊珊;張杰;王錚;江曉山;朱科軍;劉鵬. 一種復合信息讀出的像素讀出芯片及其抗輻照測試結果[C]. 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九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8:320-327.
[2]顧敬梓;張杰;寧哲;魏微;江曉山;樊磊;沈煒;季筱璐;藍克堅;盧云鵬;歐陽群;劉鵬;朱科軍;王錚. 基于NI-sbRIO和LabVIEW的硅像素探測器測試系統(tǒng)設計[C]. 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八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6:92-98.
[3]魏微;張杰;寧哲;盧云鵬;樊磊;李懷申;江曉山;藍克堅;歐陽群;王錚;朱科軍;陳元柏;劉鵬. 用于同步輻射的高幀刷新率像素讀出芯片設計[C]. 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八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6:150-157.
[4]陸衛(wèi)國; 魏微; 郭海東; 王錚. 一種用于模數(shù)轉換器的高速高精度比較器的ASIC設計[C]. 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七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4:148-152.
[5]夏經(jīng)鎧;錢森;王文文;寧哲;程雅蘋;王貽芳;衡月昆;祁鳴;王錚;李小男;劉術林. 光電轉化器件光陰極量子效率測量研究[C]. 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七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4:275-280.
[6]陸衛(wèi)國; 魏微; 王錚. SARADC數(shù)字模塊的設計——CBIC技術在核電子學中的應用探索[C]. 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六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2:12-16.
[7]王慶娟; 呂繼方; 王錚; 張研. 探測器前端專用集成電路GEMPROC的性能研究[C]. 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六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2:114-119.
[8]王科;李鮮;張圣君;嚴珂;姜維春;樊磊;王錚;劉振安;張萬昌;曹學蕾. 一種半導體粒子探測器多通道讀出芯片研制進展[C]. 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六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2:123-125.
[9]魏微; 陸衛(wèi)國; 王錚. 電容陣列式逐次逼近模數(shù)變換器的誤差分析及刻度[C]. 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六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2:30-37.
[10]樊磊;王科;張圣君;嚴珂;姜維春;李鮮;王錚;劉振安;張萬昌;曹學蕾. 一種抗單粒子翻轉的D觸發(fā)器[C]. 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六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2:120-122.
[11]肖騰飛;張研;王慶娟;吳文歡;王錚;趙京偉. 多陽極光電倍增管讀出ASIC設計[C]. 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六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2:137-141.
[12]Wang Zheng The Front-end Electronics for the Daya Bay Neutrino Experiment 2011-06-08
[13]常勁帆; 王錚; 李秋菊; 張研. LHAASO地面粒子探測器陣列前端電子學初步設計[C]. 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五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0:38-42.
[14]李秋菊; 常勁帆; 王錚; 張研. 基于高速波形采樣技術的電子學讀出方案設計[C]. 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五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0:130-133.
[15]魏微; 陸衛(wèi)國; 郭海東; 王錚; 趙京偉. 一種高速、高精度全差分采樣保持電路的ASIC設計[C]. 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五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0:170-176.
[16]羅江平; 王錚; 陸衛(wèi)國. 一種新型8位DAC設計[C]. 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五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0:177-182.
[17]蔣文奇;王錚;顧樹棣;王佩良;李秋菊;常勁帆;魏微;陸衛(wèi)國;呂繼方;嚴雄波.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光電倍增管輸出振鈴脈沖的分析研究[C]. 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五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0:57-61.
[18]呂繼方; 王錚; 魏微; 嚴雄波. 高精度CMOS峰值保持電路設計[C]. 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五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10:102-107.
[19]李秋菊;王錚;嚴雄波;常勁帆;魏微;陸衛(wèi)國.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PMT電荷與時間測量方案設計[C]. 中國核學會.第十四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中國核學會:中國核學會,2008:84-88.
[20]常勁帆; 王佩良; 顧樹棣; 王錚; 賀翔. 負反饋式基線恢復電路設計[C]. 中國核學會.第十四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中國核學會:中國核學會,2008:97-99.
[21]王科; 王錚; 魏微; 陸為國; Gary Varner. 開關電容陣列中高帶寬RGC跨阻前置放大器設計[C]. 中國核學會.第十四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中國核學會:中國核學會,2008:146-150.
[22]李秋菊;王錚;嚴雄波;常勁帆;魏微;陸衛(wèi)國.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PMT電荷與時間測量方案設計[C]. 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四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1).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08:84-88.
[23]常勁帆; 王佩良; 顧樹棣; 王錚; 賀翔. 負反饋式基線恢復電路設計[C]. 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四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1).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08:97-99.
[24]王科; 王錚; 魏微; 陸為國; Gary Varner. 開關電容陣列中高帶寬RGC跨阻前置放大器設計[C]. 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四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1).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08:146-150.
[25]常勁帆; 王佩良; 顧樹棣; 王錚; 周高明. 電磁量能器讀出電子學測試控制器設計[C]. 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三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2006:112-114.
[26]王錚; 李秋菊; 常勁帆; 王佩良. 用于大亞灣反中微子實驗探測器模型的PMT讀出電路設計[C]. 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三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2006:177-182.
[27]王錚. 高能物理中的電子學與BESIII[C]. 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第九屆全國粒子物理學術會議論文集.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2005:303-341.
[28]常勁帆; 顧樹棣; 王錚; 周高明; 賀翔. CBLT在電磁量能器讀出電子學系統(tǒng)中的應用[C]. 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二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2004:46-48.
[29]王錚; 王佩良; 賀翔; 李秋菊; 常勁帆.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PMT觸發(fā)判選電路的初步設計[C]. 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二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2004:49-51.
[30]王錚. BES-Ⅱ主漂移室時間和電荷測量的初步設計考慮[C]. 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十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2000:79-82.
[31]王佩良;聶晶;張波;方漢;王錚;賀翔. ~(14)N/~(16)N核信號獲取及處理部件的設計[C]. 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第9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中國電子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1998: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