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網(wǎng) > 文章中心 > 創(chuàng)新人物百科 > 地球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劉靜,女,博士,現(xiàn)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7年9月–1991年7月: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構造與地球物理專業(yè)本科。

      1991年9月–1994年7月: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球動力學及構造物理學碩士生。

      1994年7月–1996年8月: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工作。

      1996年9月–2003年6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博士生。

      2003年7月–2005年7月:法國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Paris 博士后。

      2005年8月–2006年8月: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員。  

      2006年8月–2011年11月: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

      2011年11月至今: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其中2010年9月– 2011年1月: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訪問教授。 

      社會任職:  

      1. 第七屆中國地震學會地震地質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2. 地震行業(yè)科研專項專家組成員。

      3. 第三屆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學術研討會特邀大會報告和“構造地貌與地表過程”專題召集人。

      4. 第四、五屆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學術研討會“活動構造、地震及其災害 效應”專題召集人。

      5. 第五屆青藏高原國際研討會/24rd HKT大會秘書處成員;2010年AGU T43C專題召集人。

      6. 科技部“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評審專家。

      7. “中國十大科技新聞進展”初評地學組專家成員。

      8. Tectonics, BSSA, EPSL, JAES, Tectonophysics和中國科學等期刊審稿人。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活動構造、地震地質和古地震、構造地貌學。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在研項目:

      1、國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青藏高原東緣三江地區(qū)構造地貌演化定量研究,2013-2015。

      2、地震行業(yè)科研專項,古地震探槽選點與事件判據(jù)的示范性研究,2103-2015。

      3、國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項目,青藏高原東緣三江地區(qū)河流侵蝕遞進發(fā)育的低溫熱年代學約束2012-2015,項目負責人。

      已結題項目:

      1、地科院地調項目子課題,藏南主要構造帶的隆升剝蝕與成礦作用研究,2012-2014,子課題負責人。

      2、國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項目,青藏高原東緣主要水系侵蝕下切速率及對區(qū)域地面抬升的響應,2009-2011,項目負責人。

      3、科技部科技支撐項目“汶川地震斷層科學鉆探”,2008-2012,參加。

      4、國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項目,斷裂活動在時間尺度上非均勻性的沉積地層學約束-以海原和阿爾金斷裂為例,2007-2009,項目負責人。

      5、中科院方向性項目,龍門山地區(qū)晚新生代活動構造特征構造地貌演化和強震危險性評價,2009-2011,項目負責人。

      6、中法先進研究計劃合作項目,青藏高原內部大地震和活動斷裂:現(xiàn)今應變積累和長期活動性的有機聯(lián)系,2007-2008,中方負責人(法方Jerome van der Woerd)。

      7、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引進國外杰出人才”項目,西藏南部活動斷裂體系對印度-歐亞板塊擠壓的變形響應,2006-2009,項目負責人。

      8、中科院院長基金特別支持項目,青藏高原構造地貌和地形演化及其大陸動力學意義,2006-2008,項目負責人。

      目前主要國外合作者:

      1、Jerome van der Woerd (IGP Strasbourg, France)

      2、George Hilley and Marie-Luce Chevalier (Stanford)

      3、Mike Oskin and Austin Elliott (UC Davis)

      4、Raphael Pik and Jerome Lave (CRPG Nancy, France)

      5、Jean-Philippe Avouac, Willy Amidon, and John Galetzka (Caltech)

      6、Paul Tapponnier (NTU,Singapore)

      7、Greg Hoke(Syracuse)

      8、Vincent Godard (CEREEGE, France)

      9、Chen Ji (UC Santa Babara)

      10、Ken Hudnut (USGS)

      以前的國外合作者:

      1、Yann Klinger (IPG Paris, France)

      2、Yves Gaudemer (IPG Paris)

      3、Kerry Sieh (Caltech, now at NTU Singapore)

      4、Tom Heaton (Caltech

      論文專著:


      發(fā)表中英文學術論文60余篇,出版著作2部。

      出版專著:

      1《中國大陸中長期強震危險性預測方法研究》時振梁 汪良謀 傅征祥 金學申 黃瑋瓊 高孟潭 金嚴 王曉青 楚全芝 王健 張立人 潘華 戴英華 劉 靜 李文香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7

      2《中國大陸2005年前強震危險性確定性預測研究》汪良謀 張立人 劉 靜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7

      發(fā)表論文:

      2014年

      1. Wang, P., Scherler D., Liu-Zeng J., Mey J , Avouac J.-P. , Zhang Y. , and Shi D. 2014, A 2.5 Myr-old canyon beneath the Yarlung Tsangpo Valley, Southern Tibet, Science, 346: 978-981, doi: 10.1126/science.1259041.

      2. Yin, A., Yu, X., Shen, Z.-K., Liu-Zeng J. 2014, A possible seismic gap and high earthquake hazard in the North China Basin, Geology, doi:10.1130/G35986.1.

      3. Hoke G. D., Liu-Zeng, J., Hren, M.T., Wissink, G. K., Garzione, C. N.2014. Stable isotopes reveal high southeast Tibetan Plateau margin since the Paleogene,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394: 270–278.

      4. Wang, H., Elliott , J. R., Craig, T. J., Wright, T. J., Liu-Zeng, J., Hooper, A. 2014, Normal faulting sequence in the Pumqu-Xainza Rift constrained by InSAR and teleseismic body-wave seismology, Geochem. Geophys. Geosyst., 15: 2947-2963, doi:10.1002/2014GC005369.

      5. Xu, Q., Hoke, G. D., Liu-Zeng, J., Ding, L., Wang, W., Yang, Y. 2014, Stable isotopes of surface water across the Longmenshan margin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Geochem. Geophys. Geosyst., 15: 3416-3429, doi:10.1002/2014GC005252.

      6. Chen, T., Zhang, P. Z., Liu J., Li, C. Y., Ren, Z. K., Hudnut, K. W. 2014, Quantitative study of tectonic geomorphology along Haiyuan fault based on airborne LiDA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9(20): 2396-2409, doi:10.1007/s11434-014-0199-4.

      7. 王鵬,劉靜. 2014. 斷層橫向構造在逆沖型地震破裂中的作用——以汶川地震小魚洞斷層為例.地球物理學報,57(10): 3296-3307, doi:10.6038/cjg20141017.

      8. 唐茂云,劉靜,邵延秀,王鵬,袁兆德. 2014. 中小震級事件產生地表破裂的震例分析. 地震地質(出版中)

      2013年

      9. Liu-Zeng, J.,Chen T, Zhang P. Z., Zhang H. P., Zheng W. J., Ren Z K, Liang S. M., Shen C. S., Gan W. J. 2013. Illuminating the active Haiyuan fault, China by Airborn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in Chines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hin Ver), 58: 41-45, doi: 10.1360/972012-1526[劉靜,陳濤, 張培震, 張會平, 鄭文俊, 任治坤, 梁詩明, 盛傳貞, 甘衛(wèi)軍, 2013. 機載激光雷達掃描揭示海原斷裂帶微地貌的精細結構. 科學通報, 58(1):41-45]

      10. Xu, Q., Ding, L., Zhang L., Cai F., Lai Q., Yang D., Liu-Zeng J., 2013, Paleogene high elevations in the Qiangtang Terran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362 (1):31–42.

      11. 王鵬, 劉靜, 孫杰, 張智慧, 許強, 文力, 孟慶嶺. 2013. 2008年汶川大地震小魚洞地表破裂帶精細填圖. 地質通報, 32(4): 538-562(碩士研究生)

      12. 王偉, 曾令森, 劉靜, 高利娥, 肖萍, 2013, 西藏措勤晚白堊世英安巖的厘定與地球化學特征,地質科學,48(2): 484-500. (碩士研究生)

      2012年

      13. Liu-Zeng, J.,Sun, J., Wang, P., Hudnut, K. W., Ji, C., Zhang, Z. H., Xu, Q., Wen, L. 2012. Surface ruptures on the transverse Xiaoyudong fault: A signifi cant segment boundary breached duri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Tectonophysics, 580, 218-241.

      14. Oskin M., J.R. Arrowsmith, A. H.Corona, A. Elliott, J. Fletcher, E. Fielding, P. Gold, J. Gonzalez Garcia, K. Hudnut, J. Liu-Zeng, O. Teran, 2012, Near-field deformation from the El Mayor-Cucapah earthquake revealed by differential LiDAR, Science, 335(6069): 702-705.

      15. Ader, T., J.-P.Avouac, J. Liu-Zeng, H. Lyon-Caen, L. Bollinger, J. Galetzka, J. Genrich, M. Thomas, K. Chanard, S. Sapkota, L. Ding, M. Flouzat, 2012, Convergence rate across the Nepal Himalaya and interseismic coupling on the Main Himalayan Thrust, implications for seismic hazard, Journal Geophysical Research, 117, B04403, doi:10.1029/2011JB009071.

      16. 文力,劉靜,Mike Oskin,曾令森,王偉,2012. 活動構造對高原邊界侵蝕速率空間分布的控制作用:—以龍門山地區(qū)為例,第四紀研究. 32(5): 968-985. (博士研究生)

      2011年

      17. Liu-Zeng, J.,L. Wen, M. Oskin, and L. Zeng, 2011, Focused modern denudation of the Longmen Shan margi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Geochem. Geophys. Geosyst., doi:10.1029/2011GC003652.

      18. Chevalier, M., Hilley, G., Tapponnier, P., van der Woerd, J., Liu-Zeng, J., Finkel, B., Ryerson, R. Li, H., Liu, X., 2011. Constraints on the Late Quaternary glaciations in Tibet from cosmogenic exposure age dating of moraine surfaces,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30(5-6):528-554.

      19. Perrineau, A., van der Woerd, J., Gaudemer, Y., Liu-Zeng, J., Pik, R., Tapponnier, P., Thuizat, R., Zhen, R., 2011, Incision rate of the Yellow River in northeastern Tibet constrained by 10Be and 26Al cosmogenic isotopes dating of fluvial terraces: implications for catchment evolution and plateau building, Journal of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353: 189-219.

      20. Van der Woerd J., E. Kali, M.-L. Chevalier, J. Liu-Zeng, A.-S. Meriaux, P. Tapponnier, G. Hilley, H. Li, R. C. Finkel and F.J. Ryerson, 2011, Patterns of cosmogenic age distributions for Late Quaternary moraines in Tibet.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75: A2064.

      21. Zeng, L., Gao L., Xie K. and Liu-Zeng J., 2011, Mid-Eocene high Sr/Y granites in the Northern Himalayan Gneiss Domes: Melting thickened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doi:10.1016/j.epsl.2011.01.005

      22. Yu, J., Zeng, L., Liu, J., Gao, L. and Xie, K. 2011. Early Miocene leucogranites in Dinggye area, southern Tibet: Formation mechanism andtectonic implications.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7(7):1961-1972 [于俊杰,曾令森,劉靜,高利娥,謝克家,2011,藏南定結地區(qū)早中新世地殼深熔作用及其地質意義. 巖石學報, 27(7): 1961-1972 .(碩士研究生)

      23. 蘇哲, 劉靜,張魯新,王二七,2011,頻譜分析法在反演造山帶地形高差演化中的應用,地質科學,46 (03): 743-762. (博士研究生)

      24. 謝克家,曾令森,劉靜,高利娥,胡古月, 2011,藏南桑桑地區(qū)林子宗火山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形成時限. 地質通報,30(9): 1339-1352. (碩士研究生)

      2010年

      25. Liu-Zeng, J., L. Wen, J. Sun, K. W. Hudnut, Z. Zhang, G. Hu, X. Xing, L. Zeng and Q. Xu, 2010., Surficial Slip and Rupture Geometry on the Beichuan Fault near Hongkou during the Mw 7.9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Bulletin of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00(5): 2615-2650. DOI :10.1785/0120090316

      26. 劉靜, 孫杰, 張智慧, 文力, 邢秀臣, 胡古月, 許強, 2010, 汶川地震映秀-北川地表破裂帶虹口鄉(xiāng)段精細填圖、位移特征和地震構造分析, 第四紀研究, 30(1):1-29.

      27. Kali, E., H. Leloup, N. Arnaud, G. Maheo, D. Liu, E. Boutonnet, J. VanderWoerd, L. Xiaohan, J. Liu-Zeng, and L. Haibing, 2010. Exhumation history of the deepest central Himalayan rocks (Ama Drime range): key P-T-D-t constraints on orogenic models. Tectonics, doi:10.1029/2009TC002551.

      28. Pei, S., J. Su, H. Zhang, Y. Sun, M. N. Toksöz, Z.Wang, X. Gao, J. Liu-Zeng, J. He, 2010,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velocity structure across the 2008 Wenchuan Ms 8.0 earthquake, Sichuan, China, Tectonophysics, doi:10.1016/j.tecto.2009.08.039.

      29. Xie, K, Zeng, LS, Liu, J,Gao, LE, 2010, Late-Eocene Dala adakitic granite, southern Tibet and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6(4): 1016-1026. [謝克家, 曾令森, 劉靜, 高利娥. 2010, 西藏南部晚始新世打拉埃達克質花崗巖及其構造動力學意義. 巖石學報, 26(4): 1016-1026.] (碩士研究生)

      2009年

      30. Liu-Zeng J., Z. Zhang, L. Wen, P. Tapponnier, J. Sun, X. Xing, G. Hu, Q. Xu, L. Zeng, L. Ding, C. Ji, K. Hudnut and J. van der Woerd, 2009. Co-seismic ruptures of the 12 May, 2008,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Sichuan: EW crustal shortening on oblique, parallel thrusts along the eastern edge of Tibet.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86, 355-370.

      31. 劉靜, 曾令森, 丁林, Paul Tapponnier, Yves Gaudemer, 文力, 謝克家,2009, 青藏高原東南緣構造地貌、活動構造和下地殼流動假說, 地質科學. 44(4):1227-1255.

      32. 劉靜,曾令森,2009, 淺表地質作用與環(huán)境效應,《21 世紀中國地球科學發(fā)展戰(zhàn)略報告》,74-76. 552pp.

      33. Van der Woerd, J., Ph.-H. Leloup, J. Liu-Zeng, R. Lacassin, P. Tapponnier, 2009. A comment on “Orogen-parallel, active left-slip faults in the eastern Himalaya: Implications for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the Himalayan arc” by Li and Yin (Earth Planet Sci. Lett. 274 (2008) 258–267),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85, 217 – 222.

      34. Van der Woerd, J., Ph.-H. Leloup, J. Liu-Zeng, R. Lacassin, P. Tapponnier, 2009. A comment on “Orogen-parallel, active left-slip faults in the eastern Himalaya: Implications for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the Himalayan arc” by Li and Yin (Earth Planet Sci. Lett. 274 (2008) 258–267),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85, 217 – 222.

      35. Zeng L., Liu J., Gao L., Xie K., Wen L., 2009, Early Oligocene anatexis in the Yardoi gneiss dome, southern Tibet and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4(1): 104 -112.

      36. Gao, LE; Zeng, LS; Liu, J.,Xie, K., 2009. Early Oligocene Na-rich peraluminous leucogranites in the Yardoi gneiss dome, southern Tibet: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5(9): 2141-2148.

      37. 孫杰, 劉靜, 仲振維, 2009, 青藏高原河流地貌定量研究的基礎—SRTM3空白數(shù)據(jù)填充方法剖析及質量評價, 地質通報, 28(6): 726-737. (碩士研究生)

      38. 曾令森, 劉靜, 高利娥, 陳方遠, 謝克家, 2009, 青藏高原拉薩地塊早中生代高壓變質作用及大地構造意義, 地學前緣, 16(2): 140-15

      39. 曾令森, 劉靜, 高利娥, 謝克家, 文力, 2009. 藏南也拉香波穹隆早漸新世地殼深熔作用及其地質意義, 科學通報, 54(3): 373 –381.

      40. 許強, 丁林, 張利云, 楊迪, 蔡福龍, 來慶洲, 劉靜, 史仁燈, 2009, 青藏高原現(xiàn)代食草動物牙齒琺瑯質穩(wěn)定同位素特征及古高度重建意義, 科學通報, 54(15) 2160-2168.

      2008年

      41. Liu-Zeng J., P. Tapponnier, Y. Gaudemer, and L. Ding, 2008. Quantifying landscape differences across the Tibetan plateau: Implications for topographic relief evolut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3, F04018, doi:10.1029/2007JF000897.

      42. 劉靜, 張智慧, 文力, 孫杰, 邢秀臣, 許強, 胡古月, Paul Tapponnier, 曾令森, 丁林, 劉延樂, 2008, 汶川8級大地震同震破裂的特殊性及構造意義—多條平行斷裂同時活動的反序型逆沖地震事件,地質學報, 82(12): 1707-1722.

      43. Zeng, L., Liu-Zeng, J., Xie, K. 2008, Early Mesozoic high pressure metamorphism in the Lhasa Block, Tibet: Implications for the growth of the Cimmerian subcontinent. Geochimicaet Cosmochimica Acta, 72: A1074.

      44. 張智慧, 劉靜, 許強, 文力, 孫杰, 邢秀成, 胡古月, 劉延樂, 2008, 逆沖斷裂的視走滑位移分析及其在5•12汶川大地震同震破裂調查中的應用,地質學報,82(12): 1723-1732. (碩士研究生)

      45. 張智慧, 劉靜, 易長榮, 2008, GAMIT/GLOBK安裝中的問題及利用其生成GPS測站時間序列的實踐, 測繪科學, 2008年增刊:170-175. (碩士研究生)

      其余論著(2007年以前)

      (一)第一作者論文(9篇)

      1. Liu-Zeng, J.,Y. Klinger, X. Xu, C. Lasserre, G. Chen, W. Chen, P. Tapponnier, and B. Zhang, 2007. Millennial Recurrence of Large Earthquakes on the Haiyuan Fault near Songshan, Gansu Province, China, Bulletin of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97 (1B): 14-34

      2. 劉靜,徐錫偉, 李巖峰, 冉勇康, 2007, 以海原斷裂甘肅老虎山段為例淺析走滑斷裂古地震記錄的完整性—兼論古地震研究中的若干問題, 地質通報, 26(6): 650-660.

      3. Liu-Zeng, J.,Y. Klinger, K. Sieh, C. Rubin and G. Seitz, 2006, Serial rupture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Carrizo Plain, California, revealed by three-dimensional excavation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1, B02306, doi:10.1029/2004JB003601.

      4. 劉靜,丁林, 曾令森, Paul Tapponnier, Yves Gaudemer, 2006, 青藏高原典型地區(qū)的地貌量化分析-兼對高原“夷平面”的討論, 地學前緣, 13(5): 285-299.

      5. Liu-Zeng, J.,T. Heaton, C. DiCaprio, 2005, The effect of slip variability on earthquake slip-length scaling,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vol. 162, no. 3, 841-849.

      6. Liu J.,Y. Klinger, K. Sieh, C. Rubin, 2004, Six Similar and Sequential Ruptures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Carrizo Plain, California, Geology, vol. 32, no. 8, 649-652.

      7. Liu, J.,K. Sieh, and E. Hauksson, 2003, A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aftershock "cloud" of the 1992 Mw 7.3 Landers, California earthquake, Bulletin of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vol. 93, No.3, 1333-1344.

      8. 劉靜,汪良謀, 1996, 關于地震破裂參數(shù)和震級的經驗統(tǒng)計關系式的討論, 地震地質, 18, 225-236.

      9. 劉靜,汪良謀, 1996, 運用活斷層資料評價山西汾渭地震帶的中長期地震危險性, 地震學報, 18, 427-436.

      (二)其它合著論文(7篇)

      1. Zeng, LS, Chen, J, Chen ZY, Liu J, Liang FH, Gao L. 2007, Emplacement depth of the Shidao granitic complex and the rapid exhumation of the Sulu ultrahigh pressure rocks: New constraints on the mechanisms for rapid exhumation,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3(12): 3171-3179.

      2. 徐錫偉, 于貴華, 陳桂華, 李陳俠, 張?zhí)m鳳, Yann Klinger, Paul Tapponnier, 劉靜,2007, 青藏高原北部大型走滑斷裂帶近地表地質變形帶特征分析, 地震地質, (29)2:201-217.

      3. 曾令森,陳晶,陳振宇,劉靜,梁鳳華,高利娥,2007. 山東石島花崗巖復合巖體的侵位深度與蘇魯超高壓變質巖的快速折返機制及動力學效應,巖石學報,23(12):3171-3179.

      4. 曾令森, 劉靜,Saleeby J, 2006, 大型花崗巖基形成和演化的深部動力學過程:滴水構造、鉀質火山作用與地表地質過程, 地質通報, 25(11):1257-1273.

      5. Rymer, M. J., J. Boatwright, L. C. Seekings, D.Yule, and J. Liu,2002, Triggered surface slips in the Salton Trough associated with the 1999 Hector Mine, California, earthquake, Bulletin of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vol. 92, No.4, 1300-1317.

      6. 時振梁,汪良謀,傅征祥,金學申,黃瑋瓊,高孟潭,金嚴,王曉青,楚全芝,王健,張立人,潘華,戴英華,劉靜,李文香,1997,《中國大陸中長期強震危險性預測方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74pp.

      7. 汪良謀, 張立人, 劉靜等, 1997, 《中國大陸2005年前強震危險性確定性預測研究》, 205-215, 北京:地震出版社。

      榮譽獎勵:


      1、2014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

      2、2013年: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

      3、2013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

      4、2012年: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5、2008年:中國科學院“巾幗建功”先進個人。

      6、2008年:活動構造學新構造學與地震危險性評價學術研討會青年優(yōu)秀科技論文獎。

      7、2006年: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資格。

      8、2003年:法國Chateaubriand基金會學者。

      9、1996年:加州理工學院Continental Oil Company獎學金。

      媒體跟蹤及科普宣傳(部分):


      1、2010年12月9日,《科技日報》,“地動儀測地震:并非只是傳說”;

      2、2010年7月14日,《科技日報》,“劉靜:我和高原有個約會”;

      3、2008年11月,BBC科普頻道Horizon電視專題片“Why cannot we predict earthquakes”(為什么我們還不能預報地震?);

      4、2008年加州理工學院院報42卷3期頭版專題報道“Ground Zero in the Middle Kingdom”;

      5、2008年6月4日,《科技日報》,“野外調查顯示:汶川大地震可能有多個斷裂帶同時活動”;

      6、2006年12月25日,《科學時報》,“去青藏高原觀測地殼活動”。

      劉靜:我和高原有個約會

      劉靜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從事構造地貌、地震地質、古地震和地震破裂過程等研究。發(fā)表論文30篇,多篇國際學術刊物審稿人。先后主持基金委面上項目2項,中科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中科院院長基金特別支持項目,中法先進性合作項目等。

      剛剛出野外回來的劉靜,臉上還帶著明顯的高原紅。

      她這次的目的地是玉樹。一個來月前,劉靜帶領研究小組,完成了對玉樹地震震后形變連續(xù)GPS觀測網(wǎng)的站點建設和首批數(shù)據(jù)下載工作。這些觀測點所捕捉的數(shù)據(jù),將有可能為我們揭秘地球深部那還不為人知的變化過程。

      女性、高原、科研,這些看來不那么匹配,甚至有些沖突的關鍵詞,在劉靜身上卻形成耦合。由于選擇了地球動力學作為研究方向,她的“實驗室”在青藏高原,而她更是把野外考察,看作是與大自然的約會。

      量級的差距

      頭頂白色“鋼盔”,四條堅固有力的“腿”穩(wěn)穩(wěn)地站在巖石上——照片中的這個“家伙”和我們平時見到的GPS相去甚遠。

      “這是我們的GPS觀測點,通過衛(wèi)星定位,測量兩個點之間距離的變化,可以反映出地殼運動的趨勢,進而為地震預報提供重要資料!眲㈧o說。

      今年的高原之旅,劉靜和她的團隊在玉樹呆了一個多月,布設了10個固定GPS觀測點。至此,青藏高原上,由她推動設置的固定連續(xù)觀測站點已達20個。而2006年,劉靜剛回國工作時,全國的固定GPS觀測點只有26個。那一年,她用自己“百人計劃”的經費,首先在西藏南部地區(qū)設置3個觀測點。

      “現(xiàn)在國家啟動了GPS網(wǎng)絡二期工程,要在全國范圍內將固定觀測點增加到260個,即使是這樣,距離研究需要還是存在數(shù)量級上的差距!眲㈧o說。

      GPS是對地球內部變化過程動態(tài)監(jiān)測的手段之一。劉靜認為,通過GPS觀測,研究青藏高原大陸運動學與動力學規(guī)律,對西藏地區(qū)減災防災與資源開發(fā)等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在日本、臺灣,以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等地震多發(fā)的國家和地區(qū),連續(xù)GPS觀測點的密度是十幾平方公里一個,局部還更密。

      “而我國的觀測點實在是太少了!眲㈧o說,“我們需要數(shù)量上的飛躍!

      地震的震撼

      大震過后,劉靜都要到災區(qū)去,因為地震對于地學工作者來說有著另一層含義,“那是不可多得的研究機會”。

      “汶川地震發(fā)生兩星期后,我們到了那里!彪m然沒有目睹震后搜救時最悲慘的場面,但劉靜和她的學生還是被深深的震撼了!暗牵敃r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工作!眲㈧o說,由于對龍門山斷裂帶了解得太少,最初的時候,哪條地震帶發(fā)生斷裂都還沒有搞清,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他們像“探寶”一樣,在到處都是滑坡、塌陷的山區(qū),尋找著大地活動的證據(jù)。

      讓劉靜印象深刻的地震還有一次——1999年9月,發(fā)生在美國加州的Hector Mine.那是一次震級7.1級的地震,由于發(fā)生在沙漠中,沒有造成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劉靜當時正在加州理工大學讀博士生,到現(xiàn)在,她還清楚地記得走進地震發(fā)生現(xiàn)場的感受:“大自然簡直太奇妙了。”第一次看到地震留下的印記時,她不由得發(fā)出這樣的感嘆。

      “原來研究過的構造、斷層,已經不再是書本上的干澀理論,它就活生生地出現(xiàn)在你面前。地震裂縫就出現(xiàn)在地質圖所標示的斷層位置,一點都不差,斷層是活的,構造運動是真實可見的。”看著一個個曾經抽象而遙遠的概念,變成具體而又直觀的景象,劉靜除了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時也對她多了一重敬畏。

      “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堅定了要做地震研究的決心!比绻f之前她還在為做什么,做不做而猶豫,那么那一次的經歷讓她真正找到了方向。

      講述•高原

      劉靜說她的“實驗室”在青藏高原,每年都要去那里一兩次,呆上一到三個月。而她的“高原反應”和大多數(shù)人不同,“一到那邊心情就很愉快,而且那是最佳的瘦身時機”。所以,對于出野外,她總是盼望著,但高原的記憶,也不都是美妙的……

      去人多的地方散心

      盡管青藏高原現(xiàn)在也受到了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但那里仍不失為中國最后的一片凈土。只有那里的天那么藍,云那么白。我經常和朋友說起,人的一生中,一定要到高原上去看一看,感受一下。

      但在高原上工作確實也很辛苦,因為做什么動作都很費氧,走幾步就直喘氣。但好在我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藏南,那個地方人口稍微密集一些,公路比較發(fā)達,所以交通不是太大的問題。

      我們一般是住在鄉(xiāng)里公路邊的小茶館,只要你不是很介意那里的床,就不會覺得有什么不便。茶館的床比凳子稍微寬一些,白天坐著當?shù)首樱砩习阉讳伨褪谴。這樣已經挺好的了,起碼不用自己扎帳篷,住在屋子里也不會太冷。那個是我們出野外時用的高壓鍋,高原上不用這個是做不熟飯的。

      我們一個工作周期大概兩個星期,時間不能太長,不然效率就會變得很低。這時候我們就到人多的地方去散散心,補充一些給養(yǎng)。因為工作的地方環(huán)境很艱苦,例如我們到過的阿爾金,周邊根本沒有人,所以我們要到熱鬧的地方去放個假,調節(jié)一下。

      遲到的高原反應

      2004年,在法國做博士后的時候,我第一次去了青藏高原。我所在的那個實驗室就是專門研究青藏高原的,所以我就跟著他們往高原跑。

      那次是跟著兩個老外,從格爾木坐大巴上高原,坐了一天一夜,是到拉薩去開一個會。之前在格爾木南邊,叫西大灘的地方做一些野外的考察。一趟下來,我一點兒高原反應都沒有出現(xiàn)。后來也去過兩次,都沒事兒,所以就大意了。

      那一次時間很趕,要配合美國一個專家的行程,之前我的身體狀況就不是很好。從拉薩下了飛機,就直接往日喀則奔,第二天就上到了海拔4200米。

      那次可真的把我弄慘了。白天頭疼,迷迷瞪瞪,晚上睡不著覺,心怦怦地跳,當時覺得自己就要死在那個地方了。好在我們有個隨行的藏族司機,很有經驗,他告訴我,只要沒有肺部的發(fā)炎,其他癥狀不嚴重的話,身體會慢慢的調節(jié)適應。但因為時間很緊,大家沒有停下來休息,所以我就一直被拉著、拽著往前奔。后來在珠峰檢查站,下車的時候,我稍微跳了一下,就暈倒了。這是我唯一一次關于暈倒的記憶。從那次以后,就是知道上高原還是要小心為妙。

      對話•女性

      女性在科研工作中就是少數(shù),地學領域的女性更少,而其中又要經常出野外的專業(yè),恐怕就是極少數(shù)了。但無論面對科研的困難、發(fā)展的瓶頸、傳統(tǒng)的束縛,還是來自身邊的偏見,即使作為極少數(shù),劉靜也從不妥協(xié),甚至沒有過一絲動搖。

      記者:在許多人眼里,搞地質工作對于女性來說,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您為什么鐘情于這個學科?

      劉靜:可能是我的性格比較像男孩子,好動,小時候住在農村,喜歡到處亂跑。其實最初我是對地理感興趣。但有的時候我們很難看得很長遠,我也不是那種對人生很有規(guī)劃的人,只是一步一步的選擇,讓我走到了現(xiàn)在。

      記者:您有沒有感覺到工作中受到局限?

      劉靜:現(xiàn)在我在工作中的困惑是如何定位?蒲猩弦胱龃螅鸵瓿蓮囊粋個體的科學家到一個團隊領導者的角色轉變,是否愿意和如何完成這個轉變,是我應該認真思考的。

      6月底,我參加了中科院組織的女性科研骨干培訓班,這個課程對我的幫助和啟發(fā)很大。

      記者:您從這個課程中都學到了什么?

      劉靜:這個課程設置很有講究,首先一堂課是講授國家的科技戰(zhàn)略和科技發(fā)展路線圖。一般來說女性比較容易接受具體而微觀的東西,對國家需求、宏觀戰(zhàn)略往往沒有男性敏感,所以這個課程使我非常受益。

      其次就是對于女性科學家來說很現(xiàn)實的問題——家庭和事業(yè)的關系怎么協(xié)調。講這門課的中科院微生物所的東秀珠老師以及地理所的張林秀老師,以她們自己的經歷,鼓勵我們對事業(yè)和家庭要有同樣的責任心!吧钪胁灰俗约菏桥,工作中不要因為自己是女人而妥協(xié)”,我把這句話記在了筆記本上。

      記者:對于為女科學家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工作環(huán)境,您有什么建議?

      劉靜:探密未知世界是人的天生特質,好奇心和科學探索沒有性別的差異。我覺得首先,對女性的職業(yè)選擇應該寬容一些,這不僅指在科研領域。如果女性愿意選擇一些傳統(tǒng)意義上的“男性職業(yè)”,社會應該寬容一些,盡量淡化性別的差異。

      在科研領域,還應該適當?shù)亟o女性一些幫助,例如科研基金。有的科研基金對于申請者的年齡有比較嚴格的一刀切的要求,是不是能對女性放寬一些?男性的年齡限制在35歲,女性是不是能在40歲,因為30歲左右正是她們生育的生育年齡。類似這樣的措施,可能會幫助女性科研工作者更好地發(fā)揮她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西方在鼓勵和扶持女科研工作者上已經有一系列的具體措施,很有成效。在我國,如何提高女性在高端職稱和獲獎中的比例可以說具有政治意義。

      文章來源:《中工網(wǎng)》2010-7-29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1. 上一篇文章:

    2. 下一篇文章:
    3.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chuàng)新網(wǎng)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
      中文字幕日本视频精品一区,99re66热这里精品7,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亚洲无码潮吹精品视频 96热在这里只有免费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