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網(wǎng) > 文章中心 > 創(chuàng)新人物百科 > 材料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社會兼職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專家信息:


      劉宗昌,男,河北省玉田縣人,1940.4.21.(農歷三月十四日)生(庚辰年、庚辰月、甲午日),共產(chǎn)黨員,漢族。

      教育及工作經(jīng)歷:

      1960~1965年在北京科技大學金屬學系學習。

      1965年7月畢業(yè)于現(xiàn)北京科技大學(原北京鋼鐵學院)金屬學系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yè)。

      1965—2002年一直在包頭鋼鐵學院任教。

      1979年晉升講師。

      1982年任金相熱處理教研室主任。

      1987年晉升副教授。

      1992年晉升教授。

      1992年任冶金系主任。

      1993年任材料系主任兼黨總支書記。

      現(xiàn)退休。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曾經(jīng)講授《金屬學》、《金屬熱處理》、《金屬材料學》課程。1996年從事研究生教學,講授《金屬固態(tài)相變》、《自然辯證法》、《熱處理新技術》等課程。

      培養(yǎng)學生情況:

      從1995年始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培養(yǎng)研究生多名。

      社會兼職:


      1.中國熱處理學會理事。

      2.內蒙古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分會理事長。

      3.內蒙古金屬學會理事。

      4.“金屬熱處理” 雜志編委會高級顧問。

      5.“熱處理” 雜志編委會委員。

      6.“熱處理技術與裝備” 雜志編委會委員。

      7.“材料熱處理學報”雜志編委會委員。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20世紀70年代進行滲鋁工藝研究和高爐風口研究。20世紀80年代主要從事金屬材料相變理論、新材料研究、節(jié)能熱處理新工藝等研究。

      1.金屬固態(tài)相變新理論的研究;

      2.熱處理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和新材料的開發(fā)。

      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

      1.稀土對結構鋼CCT圖的影響,內蒙古基金項目,1989~1991。

      2.鋼錠節(jié)能退火新工藝,1989~1990,撫鋼項目。

      3.5CrNiMo,5CrMnMo鍛材節(jié)能退火新工藝,撫鋼項目,1991~1992。

      4.鋼的防氧化涂料的研究,內蒙古基金項目,1990~1991。

      5.稀土元素對非調質鋼組織結構的影響,內蒙古基金項目,1991~1993。

      6.合金鋼鋼錠環(huán)行爐加熱新工藝,撫鋼項目,1992~1994。

      7.軸承鋼軋后徐冷新工藝研究,撫鋼項目,1994~1996。

      8.H13,D2等模具鋼TTT圖及退火工藝,撫鋼項目,1994~1997。

      9.國產(chǎn)65Mn鋸片在日本產(chǎn)設備上的淬透技術,唐山冶金鋸片廠,1994~1995。

      10.金剛石圓鋸片的熱處理技術,河北豐潤,1994~1995。

      11.扁鋼生產(chǎn)線鋼坯加熱曲線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及研究,撫鋼項目,1995~1996。

      12.模具扁鋼熱處理工藝的計算機模擬及設計,撫鋼項目,1995~1997。

      13.輥底爐合金鋼棒材退火工藝研究,撫鋼項目,1995~1996。

      14.金礦用球磨機的磨球的研究,包頭哈德門,1995~1996。

      15.S7,S5鋼轉變C-曲線及退火工藝,撫鋼項目,1995~1996。

      16.模具鋼退火軟化機理的研究,內蒙古基金項目,1997~1999。

      17.850分廠均熱爐加熱工藝節(jié)能研究,撫鋼項目,1996~1998。

      18.結構鋼鋼錠紅送裂紋和縱裂的理論研究,撫鋼項目,1998~2000。

      19.23MnCrNiMo鋼熱處理工藝及組織性能的研究,撫鋼項目,1999~2000。

      20.剪刃處理及修復技術,撫鋼項目,1998~2001。

      21.德國45CrNiMo4鋼的軟化退火,撫鋼項目,1998~2001。

      22.大型球墨鑄鐵管的組織和性能的研究,撫鋼項目,1999~2000。

      23.塑料模具鋼的組織和性能的研究,撫鋼項目,1999~2002。

      24.特殊鋼大鍛件去氫退火節(jié)能研究,北方重工集團,2001~2002。

      25.特殊鋼退火工藝整體優(yōu)化,北方重工集團,2002~2003。

      26.提高MPM芯棒熱處理質量及使用壽命的研究,包鋼機械制造有限公司。2003~2004。

      27.銅在新一代鋼鐵材料中析出規(guī)律的研究,國家自然基金項目,50361001,2004~2006.12。

      28. 貝氏體相變學理論的研究,內蒙古自治區(qū)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NJ06073.2006~2008。

      科研成果: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撫鋼、河北、內蒙古、福建、太原、大連等地開展科學研究及科技服務,開題30多項,其中橫向課題26項,縱向課題8項,均已鑒定或驗收,都有經(jīng)濟效益或有理論價值。進入21世紀以來,繼續(xù)進行相變研究和新材料開發(fā)。此外,進行教學改革的研究,也有多項獲獎。共為企業(yè)創(chuàng)直接經(jīng)濟效益1億多元。發(fā)表論文近240余篇。專著15部,專利兩項。有10多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1.1982,“高壓水螺旋銅管風口”, 冶金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研制者。

      2.1991,“鋼錠節(jié)能退火新工藝”, 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課題負責人。國家科委重點推廣項目。

      3.1992,“鋼錠退火新工藝”,撫順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課題負責人。

      4.1994,“5CrNiMo,5CrMnMo鍛材節(jié)能退火新工藝”,冶金部科技進步四等獎,課題負責人。

      5.1993,“鋼錠節(jié)能退火新工藝”,包頭鋼鐵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6.1986,“培養(yǎng)大學生撰寫科技論文的方法”, 冶金部教學改革二等獎,課題負責人。

      7.1996,“鋼坯,錠環(huán)型爐加熱新工藝“,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課題負責人。

      8.1996,“教學、科研、生產(chǎn)三結合的運行機制”, 冶金部教學改革三等獎,課題負責人。

      9.1998,“高鉻鑄鐵球的研究”,包頭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參加者。

      10.1999,“H13等工具鋼大型鍛件軟化退火機理及新工藝”國家 冶金局科技進步三等獎,課題負責人。

      11.2000,“H13等工具鋼大型鍛件軟化機理及新工藝”,包頭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課題負責人。

      12.2004,45Cr2NiMoVSi等特殊鋼鍛件去氫、節(jié)能、高效退火新工藝研究,內蒙古科技進步2等獎,2004-2-03-166。

      13.2005,特殊鋼大鍛件退火新工藝研究,冶金科技進步三等獎。

      14.2006年,“特殊鋼鍛件去氫、節(jié)能、高效退火新工藝研究”獲得內蒙古科技大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15.2011年3月,劉宗昌等編著的《金屬學與熱處理》教材,獲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優(yōu)秀出版物獎二等獎。

      發(fā)明專利:

      1 新型臺車式退火爐 麻永林; 劉宗昌; 賀友多 包頭鋼鐵學院 【中國專利】包頭鋼鐵學院 1992-12-30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發(fā)表論文240余篇,出版作品15余部。

      出版專著:

      1.劉宗昌譯,《熱處理內應力及變形》[M],1973,包頭科技研究所出版

      2.劉宗昌,張羊換,麻永林編著,《冶金類熱處理及計算機應用》[M],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9

      3.劉宗昌編著,《鋼件的淬火開裂及防止方法》[M],冶金工業(yè)出版社,北京,1991

      4.劉宗昌,任慧平,宋義全編著,《金屬固態(tài)相變教程》[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3.9

      5.劉宗昌等編著《材料組織結構轉變原理》[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6.9

      6..劉宗昌,任慧平,郝少祥編著《金屬材料工程概論》,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7,2

      7.劉宗昌著,《珠光體轉變與退火》,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7.9

      8.劉宗昌,任慧平著,《過冷奧氏體擴散型相變》[M],科學出版社,2007.12

      9.劉宗昌等編著,《金屬學與熱處理》[M],化學出版社,2008.8

      10.劉宗昌編著《鋼件的淬火開裂及防止方法》第2版[M],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8.10

      11.劉宗昌,任慧平等著,貝氏體與貝氏體相變[M],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9.5

      12.劉宗昌,任慧平,王海燕著,奧氏體形成與珠光體轉變[M],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10.5

      13.劉宗昌,李慧琴,馮甸臣等編著,冶金廠熱處理技術,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10.7

      14.劉宗昌,袁澤喜,劉永長編著,《固態(tài)相變》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9

      15.劉宗昌,任慧平,宋義全,趙莉萍編著,《金屬固態(tài)相變教程》[M]第2版,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11

      發(fā)表論文:

      1.劉宗昌,高碳孿晶馬氏體微裂縫的形成,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82,No1,9~17

      2.劉宗昌,中碳鋼淬火馬氏體的電鏡分析,電子顯微學報,1986,Vo1.5 No.3 150~151

      3.劉宗昌,閻俊萍,韓端如,楊植璣,RE對中碳錳釩鋼冷卻轉變的影響,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86,No.2 ,51~58

      4.劉宗昌,戴建明等,H13的退火軟化,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 1997,Vo1.16,No.4 285~289

      5.劉宗昌,張羊換,任慧平,65Mn鋼CCT曲線及圓鋸片淬火工藝,金屬熱處理,1994.11. 8~11

      6.劉宗昌,淬火裂紋形態(tài)及影響因素,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1.No.144~50

      7.麻永林,劉宗昌,賀友多,鋼錠退火時間的計算機輔助設計,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1No.1 36~43

      8.劉宗昌,麻永林,賀友多,鋼錠節(jié)能退火新工藝研究,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1992.3 27~32

      9.劉宗昌,李承基,稀土對低碳錳釩鋼組織轉變的影響,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1990.4, 23~29

      10.劉宗昌,高碳鋼淬火斷口形態(tài)及形成,理化檢驗 1983,No.6, 1~5

      11.劉宗昌,高速鋼推刀熱處理新工藝的研究,包頭科技 ,1987 ,No.1

      12.劉宗昌,淬火顯微裂紋及控制因素,金屬熱處理,1981.3,21~26

      13.劉宗昌,高爐風口的熔損機理,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83,No1.2.113~122

      14.劉宗昌,中高碳鋼馬氏體沿晶斷裂成因的探討,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83,No1.2, 122~129

      15.劉宗昌,固體滲鋁實踐及研究,材料保護,1973,3 ,27~31

      16.劉宗昌,李承基,固溶稀土對鋼臨界點的影響,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1989,9.56~59

      17.劉宗昌,正火45MnVRE鋼的組織,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1988.11.39~44

      18.劉宗昌,李文學,李承基,10SiMn鋼的CCT曲線及鈰的影響,金屬熱處理學報,1990,第11卷第1期,75~80

      19.劉宗昌等,含釩中碳省略調質鋼的綜合機械性能與組織結構,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84 No.1,123~135

      20.李文學,劉宗昌,微合金化稀土對結構鋼相變及組織的影響,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3,No.1,35~42

      21.劉宗昌,麻永林等, 鋼錠退火工藝現(xiàn)狀及工藝參數(shù)的合理制定,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9~44,1990,No2

      22.李文學,劉宗昌,鈰對60Mn2鋼過冷奧氏體連續(xù)冷卻轉變的影響,包頭鋼鐵學院學報,44~49,1990No.2

      23.劉宗昌,楊植璣,釩在正火鋼中的相分析及稀土的影響,金屬學報,1987,12.Vo1.23,No.6,531~533

      24.宋義全,劉宗昌,FS—2型熱處理防滲涂料的研究,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5.6, No.2, 46~48

      25.劉宗昌,楊植璣, 釩,鈦,稀土元素在正火鋼中的存在,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1.12, 32~40

      26.劉宗昌,淬火工藝中的幾個規(guī)律性問題,內蒙古機械,1980,2.23~29

      27.劉宗昌,鋼制零件淬火脆性的探討, 內蒙古機械,1983,No.1, 7~14

      28.劉宗昌,稀土元素對鋼馬氏體點的影響,第三屆全國馬氏體相變會論文集,1990.8, 101~103

      29.劉宗昌,含碳量對Fe-C合金馬氏體形態(tài)的影響,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89.2, 68~73

      30.劉宗昌,工具鋼硬韌化處理的探討,金屬熱處理,1978.3, 54~60

      31.劉宗昌,劉紅颶等低碳鋼鋼錠紅送裂紋形成機理,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9。No.4, 418~423

      32.劉宗昌,李文學等,鋼的退火軟化機理,,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8No.3,178~182

      33.高占永,劉宗昌等,冷卻速度對退火軟化的影響,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8,No.3, 183~186

      34.高占永,劉宗昌等,碳化物對H13鋼退火軟化的作用,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8,No.3, 186~190

      35.趙莉萍,劉宗昌等,D2鋼大鍛件退火加熱新工藝,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No.31998.190~194

      36.李文學,劉宗昌,H13、S7、S5鋼退火用TTT圖及臨界點測定,同上 194~199

      37.趙莉萍,劉宗昌,計算機在冶金廠熱循環(huán)工藝設計中的應用,同上 208`~212

      38.劉宗昌,李文學,改進冶金廠熱處理 節(jié)能 降耗 提效,同上,241~244

      39.劉宗昌等,我國機械類熱處理現(xiàn)狀及發(fā)展,同上 244~247

      40.劉宗昌,李文學,H13鋼A1稍下轉變動力學及相分析,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1998,3, 33~36

      41.劉宗昌, 淬裂及影響因素,金屬材料及熱加工工藝,1980.5, 57~62

      42.麻永林,劉宗昌等,計算機輔助鋼錠加熱工藝參數(shù), 鍛壓技術,1996.Vo1.21, No1,15~18

      43.趙利萍,劉宗昌,鑄態(tài)組織對紅送DIN20MnCr5鋼錠表面裂紋的影響,特殊鋼,2000.8.NO4

      44.劉宗昌,高碳鋼馬氏體長大速度的研究,金屬材料與熱加工工藝,1981.2—3.111~121

      45.高占勇,劉宗昌,李文學,汪洪海,申林等,加熱溫度對H13鋼球化退火組織和硬度的影響,金屬熱處理學報,1999,Vo1. 20, 230~233

      46.劉宗昌,閻俊萍等,稀土對中碳錳釩鋼連續(xù)冷卻轉變的影響,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學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集,1987. 686~691

      47.劉宗昌等,鈰和稀土對鋼過冷奧氏體連續(xù)冷卻轉變的影響,中國稀土學會第2屆年會論文集,1990.10.78~82

      48.劉宗昌,高爐風口的熔損機理, 鋼鐵,1984,No1.2.1~5

      49.劉宗昌 李文學 董學東 戴建明 劉 向 鋼錠、坯、材的熱循環(huán)工藝 第五屆全國冶金工藝理論學術會議論文集 1999,9 p348

      50.劉宗昌 美國工具鋼退火工藝述評 國外金屬熱處理 1997,12 第18卷第6期(總第105期)p4

      51.李慧琴 劉宗昌 王 貴等 鋼紅送裂紋分析 軋鋼 “第八屆全塑性加工理論與新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 1999,6 p17

      52.劉宗昌 李文學 麻永林 任慧萍 趙利萍 閆俊萍 冶金廠鋼的熱循環(huán)新工藝開發(fā)應用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8,3 第17卷第1期 p70

      53.Liu Zongchang ,Li Wenxue, Gao Zhanyong (China) Transformation Dynamics and Phase Analysis of Steel H13 Slightly Below Critical Point A1 PROCEEDINGS OF THE ASINAN CONFERENCE ON HEAT TREATMENT OF MATERIALS May 13—15 ,1998 Beijing China p199

      54.趙麗萍 劉宗昌 艾慰心 吳世中 戴建明 H13鋼在輥底式退火爐中退火新工藝的研究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7,2 第16卷第2期 p137

      55.宋義全 劉宗昌 新型鋼錠模涂料的研究與應用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6,3第15 卷第1期p45

      56.李文學 劉宗昌 任慧萍 艾慰心 吳世中 S7 鋼TTT曲線測定及研究 物理測試1997 ,5 第3期(總第86期)p9

      57.閆俊萍 李文學 劉宗昌 趙利萍 戴建明 顧 容 S5鋼軟化退火的研究 金屬熱處理學報 1998,6 第19卷第2期 p53

      58.趙利萍 唐榮德 劉宗昌等 鋼坯加熱新工藝及計算機輔助設計 工業(yè)加熱 1997,8 第4期 (總第138期) p6

      59.趙麗萍 劉宗昌 趙忠武 朱學功 徐華森 合金鋼棒材輥底式退火爐退火工藝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包頭鋼鐵學院學報 1996,6第15卷第2期 p84

      60.張羊換 劉宗昌 P—C法涂覆提高結構鋼耐蝕耐熱性初探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 1995,3 第14卷第1 期 p45

      61.劉宗昌 王寶峰 王 貴 張國柱 鋼軌在線余熱強化工藝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 1995,3 第14 卷第1 期 p53

      62.劉宗昌 ,淬火高碳馬氏體沿晶斷裂機制 , 金屬學報 1989,第25卷 ,第4期,A294~297

      63.劉宗昌 楊植璣 釩在正火鋼中的相分布及稀土的影響 金屬學報1987,12 第23卷 第6期 pA531

      64.劉宗昌 任慧萍 5CrNiMo,5CrMnMo 鍛件退火節(jié)能新工藝的研究與設計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2,12 第11卷第2期 p46

      65.閆俊萍 劉宗昌 李文學 王寶峰 艾慰心 吳世中 S5 鋼TTT曲線及軟化退火工藝的研究 物理測試 1997,10第5期 p5

      66.劉宗昌 楊植璣 釩、鈦、稀土元素在正火鋼中的存在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1,12 第10卷第2期 p32

      67.張羊換 王 貴 劉宗昌等 稀土釩鈦高鉻白口鑄鐵磨球的研制與應用 金屬熱處理1998第2期(總第246期)p28

      68.劉宗昌 鋼件淬火開裂機理 金屬熱處理 1990年第8期 (總第156期)p3

      69.劉宗昌 李承基 稀土對低碳硅錳鋼組織轉變的影響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 1990,4 第4期 p23

      70.劉宗昌 閆俊萍 楊植璣 韓端菇 混合稀土對中碳錳釩鋼連續(xù)冷卻轉變的影響 金屬熱處理學報 1987 ,12 第8卷第2期 p82

      71.劉宗昌 李承基 稀土元素對正火鋼馬氏體點的影響 物理測試 1990 第6 期(總第48 期)p41

      72.李文學 任慧萍 劉宗昌 艾慰心 吳世中 王福廣 S7鋼的軟化退火 金屬熱處理 1997年第9期p8

      73.LIU Zongchang, Intergranular Fracture of As—Quenched Martensite in High Carbon Steels, ACTA METALLIURGICA SINICA Volume 3A Number1 January 1990 ,58~64

      74.Liu Zongchang Li chengji Influence of RE and Nb on the CCT Diagram of 10SiMn Steels HSLA Steels’90 October 28-November 2,1990 Beijing, China p116

      75.王 貴 劉紅颶 趙麗萍 劉宗昌 李 強 孫立新 16MnCr5 鋼錠表層凝固及冷卻過程中組織轉變規(guī)律研究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 2000,9 第19 卷第3期 p202

      76.劉紅颶 劉宗昌 李 強 孫立新 DIN16MnCr5 鋼的高溫性能及對紅送裂紋的影響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 2000,9 第19 卷第3期 p205

      77.高占勇 趙 鳴 劉宗昌 X45NiCrMo4 鋼軟化工藝的研究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 2000,9 第19 卷第3期 p241

      78. 曹建剛 劉宗昌 李慧琴 李 濤 精鍛過程中孔洞形成機理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 2000,No.3,第19 卷第3期 p264

      79.劉宗昌,李承基,稀土對正火鋼馬氏體點的影響,物理測試,1990.6P41~43

      80.劉宗昌,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搞好教研室工作,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 1991,114~`17

      81.劉宗昌,王寶峰等,教學—科研—推廣生產(chǎn)三結合的運行機制,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4.2.1~7

      82.劉宗昌,培養(yǎng)學生科研論文的能力,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85.1, 37~43

      83.劉宗昌,課程論文教改實踐五年回顧,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89,1.2,29~33

      84.劉宗昌,工科大學生智能培養(yǎng)芻議,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84,1. 20~24

      85.劉宗昌,我們是怎樣培養(yǎng)學生撰寫科研論文能力的, 冶金高等教育研究,1986,No3. 53~56

      86.劉宗昌,教學計劃環(huán)節(jié)改革芻議,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86.No.28~12

      87.劉宗昌 教學計劃環(huán)節(jié)改革芻議 《高等教育研究》 包頭鋼鐵學院1986,6 第2期 8~12

      88.劉宗昌 發(fā)展我院的材料科學教育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 1996,10 第14卷 第2期p8

      89.劉宗昌 高等理工院校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改革芻議 冶金高等教育研究 1986,5 第1期 70~72

      90.劉宗昌等 《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yè)教學內容體系改革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7第15卷第1期34~37

      91.劉宗昌,李文學,等,H13等工模具鋼退火軟化新工藝, 國外金屬熱處理,2000.2.Vo1.21,NO.1,30~33

      92.劉宗昌 劉紅颶 孫立新 李 強 低碳鋼鋼錠急冷層的相變及其對紅送裂紋的影響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 2000,9 第19 卷第3期 p197

      93.呂旭東,劉宗昌,王 貴,T8Mn鋼珠光體連續(xù)冷卻轉變動力學, 特殊鋼,2000. Vo1.21, No3

      94.劉紅颶 劉宗昌 李 強 孫立新 DIN16MnCr5 鋼的高溫性能及對紅送裂紋的影響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 2000,9 第19 卷第3期 p205

      95.徐進,劉宗昌,S7鋼CCT圖的測定及研究,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0.Vo1.19,No.146~50

      96.劉宗昌,趙鳴,高占勇,邵淑艷,X45NiCrMo4鍛軋材退火組織對硬度的影響,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00,No.6,Vo1.23,9~11

      97.張羊換,王 貴,劉宗昌,稀土對高鉻白口鑄鐵組織轉變的影響,金屬熱處理學報,2000.Vo1.21 No3.55~60

      98.李文學,任惠平,閻俊平,劉宗昌,孫久紅,吳世中,王福廣,A6鋼軟化退火工藝研究,金屬熱處理,1999,7。25~28

      99.李文學,劉宗昌,徐進,邵淑艷,孫立新,S7鋼過冷奧氏體轉變曲線及碳化物研究,金屬熱處理學報,2000,VO1.21.N0。3,75~77

      100.Liping Zhao, Zhongchang Liu, Jianming Dai, Jiuhong Sun, Qiang Li,Application of Computet in the Design of Process Thermal Cyele of Steel.Jourm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Vo1.E-5,No1.2000,173~177

      101.劉宗昌,王開國,邵淑艷,馬黨參, X45NiCrMo鋼材的軟化退火,特殊鋼,2001.V01.22,N02 17~19

      102.王開國,劉宗昌,邵淑艷,X45NiCrMo鋼退火工藝參數(shù)對硬度的影響,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1.NO1.20,NO.2,141~143

      103.劉宗昌,杜志偉,朱文方,曹東奎,H13鋼的回火二次硬化,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01.5.24卷,No3.11~14

      104.劉宗昌,李文學,邵淑艷,工模具鋼退火用C-曲線測定及應用,金屬熱處理,2001,26卷N0.7.36~38

      105.杜志偉,劉宗昌,朱文方,曹東奎, H13鋼淬火、回火過程中相變的研究,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0

      106.閆俊萍 ,劉宗昌, 李強 ,張麗穎, 煤機鏈條鋼TTT曲線的研究,金屬熱處理,2001,N06,33~35

      107.劉宗昌,論鋼的整合系統(tǒng)及其復雜性,包頭鋼鐵學院學報, 2001.N0.2,180~187

      108.劉宗昌, 王 貴,李 強,田玉新,杜彩霞,化學成分和組織對23MnCrNiMo鋼沖擊韌性的影響,特殊鋼。2001.22卷,N0.4.10~12

      109.劉宗昌,趙莉萍,王 貴,李強,田玉新, 杜彩霞, 煤機鏈條鋼的中溫回火轉變 .金屬熱處理. 2001年26卷10期,35~37

      110.劉宗昌, 董學東,特殊鋼廠熱循環(huán)節(jié)能新工藝 第三次全國熱處理技術改造會議論文集,99~101 2001.5

      111.劉宗昌,高占勇,董學東,戴建明,工具鋼鍛軋材退火軟化機理,金屬熱處理.2001.9.第26卷第9期。27~29

      112.李文學,劉宗昌,趙鳴,王玉峰,邵淑艷,申琳,熱處理對S7鋼組織和硬度的影響,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0。12.V01.19,N0.4, 303~306

      113.王貴,劉紅颶,趙莉萍,劉宗昌,李強,李立新,16MnCr5鋼錠高溫組織轉變和性能研究,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01.1,19~23

      114.王 貴, 劉紅颶,趙莉萍,劉宗昌,李 強,田玉新,杜彩霞,低合金鋼鋼錠紅送裂紋形成機理,鋼鐵研究學報,2001.6.第13卷. 第3期.15~20

      115.劉宗昌,孫久紅,高效節(jié)能退火熱處理新工藝,2001全國熱處理廠長經(jīng)理會議暨第二次質量工作會議論文集,中國熱處理行業(yè)協(xié)會,2001.8.217~221

      116.李文學,任惠平,閻俊平,劉宗昌,孫久紅,吳世中,王福廣,A6鋼軟化退火工藝研究,金屬熱處理,1999,7。25~28

      117.劉宗昌等,23MnNiCrMo煤機鏈條鋼的球化退火工藝,特殊鋼,2001.1.Vo1.22.45~47

      118.劉宗昌,閆俊萍,趙莉萍,王 貴,李強,田玉新,23MnNiCrMo鋼的相變及組織特征,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1.VO1.20,N0.1,30~34

      119.劉宗昌, 高占勇, 馬黨參, 孫久紅,718塑料模具鋼的組織及預硬化,2002.VO1.23,N0.2,特殊鋼,43~46

      120.趙莉萍,劉宗昌,孫久紅,鄂成松,王守明,GCr15軸承鋼鋼錠的均熱爐加熱工藝,特殊鋼1998.12.V01.19.N0.6.55~56

      121. Liu Zongchang ,Gao Zhanyong, Dong Xuedong,Dai Jianming, Mechanism of Softening Annealing of Rolled or Forged Tool Steels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RESEARCH,2003,Volume 10.Number 1,40~44

      122.劉宗昌,王振國,朱文方,陳 龍,大型離心球鐵鑄管的組織和性能,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2.V01.21,NO.1,27~31

      123.劉宗昌,王振國,王玉鋒,朱文方, 陳龍,鑄鐵中滲碳體高溫石墨化研究,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2.6,第21卷第2期, 150~154

      124.劉宗昌,孫久紅,馬黨參,特殊鋼廠退火工藝研究,國外金屬熱處理,2002。NO1.23,N0.1,13~15.

      125.劉宗昌,鋼的整合系統(tǒng)及其復雜性,鋼鐵研究學報2002,第14卷,第5期,35~41

      126.劉宗昌,馬黨參,霍曉陽,P20鋼的預硬化組織及工藝, 第14屆華北地區(qū)熱處理技術交流會《論文集》,2002.10,30~34

      127.劉宗昌,論鋼的系統(tǒng)整合特性,第四屆全國熱處理學會物理冶金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02,.111~117

      128.劉宗昌,孫久紅,特殊鋼熱循環(huán)新工藝,金屬熱處理,2003,第28卷,NO7,41~44

      129.LIU ZongChang LI wenXue SUN Jiouhong C—Curves of Tool Steels for Annealing and Their application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2003,Volume10.Number2,30~34

      130.劉宗昌,楊慧,李文學,胡永平,崔玉軍,去氫退火工藝設計及應用,金屬熱處理,2003,第28卷,NO3,51~53

      131.劉宗昌,王玉峰,激光熱處理對銅基摩擦片組織與性能的影響,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3.142~145

      132.于鍵,宋義全,劉宗昌,張麗穎,范秀風,P20塑料模具鋼的回火組織與硬度,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3,V0122,N0.1,42~46

      133. 劉宗昌,鋼中貝氏體相變的論爭及前景,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3.第22卷,第一期。1~5

      134.劉宗昌,王振國,硅對滲碳體石墨化相變機理的影響,第八屆全國熱處理大會論文集,2003.11,北京,395~398

      135.劉宗昌,于健,宋義全,張麗穎,范秀風,P20鋼的相變動力學曲線,特殊鋼,2003.Vo1.24,No.4,16~18

      136.劉宗昌,貝氏體相變的過渡性,材料熱處理學報,2003,第24卷,第2期,37~41

      137.劉宗昌,鋼中相變的自組織,金屬熱處理,2003.第28卷第2期.13~18

      138.劉宗昌,宋義全,關于鋼的珠光體分解,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3,V0122,N0.3,227~231

      139.王海燕,劉宗昌,任慧平,固溶溫度對含銅鋼時效行為的影響,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4,23,N0.1,41~45

      140.楊慧,劉宗昌,王玉峰,胡永平,王蓉梅, 35CrNi3MoV鋼的混晶及防止方法,金屬熱處理,2003.第28卷,第12期,48~50

      141.劉宗昌,王玉峰,楊慧,趙愛軍,劉紅颶,42CrMo鋼鍛軋材的帶狀組織,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3,VO122.N04,323~326

      142.劉宗昌,郝少祥,于 鍵, P20塑料模具鋼的組織與拋光性能,《特殊鋼》,2004,5, V01.25,19~22

      143. 劉宗昌,郝少祥,王振國,F(xiàn)e-2.3Si-3.7C合金中滲碳體的石墨化,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4,23。N02,129~134

      144.劉宗昌,任慧平,王海燕,含銅高純凈鋼的固溶與時效工藝,金屬熱處理,2004,Vo1.29, N0.12,58~61

      145.劉宗昌,任慧平,王海燕,高純鋼中ε-Cu的析出貫序,全國物理冶金會議,昆明,2004.8

      146.王海燕,劉宗昌,任慧平,含銅鋼的等溫時效過程,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4第23卷,第3期,233-235

      147.劉宗昌 珠光體到貝氏體轉變的演化,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4,N01

      148.王海燕,劉宗昌,任慧平,固溶溫度對含銅高純凈鋼時效的影響,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4,N01

      149.劉宗昌1,任慧平1,王海燕1,盧弘2,含銅高純鋼固溶態(tài)的納米結構,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4,V01.23,N0.4,314~319

      150.劉宗昌,任慧平,王海燕,含銅高純鋼的固溶與沉淀,第六屆全國固態(tài)相變、凝固及應用學術會議,西安,2004.8

      151.劉宗昌,從科學技術哲學角度看金屬固態(tài)相變,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4,第23卷No3,194~199

      152.劉宗昌,任慧平,王海燕,王玉峰,盧弘,高純低碳含銅鋼固溶處理的研究,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4第23卷,第3期,229~232

      153.郝少祥,劉宗昌,H13熱作模具鋼連續(xù)冷卻轉變CCT曲線的研究,特殊鋼,2005.V01.26,N0.2,23~25

      154.劉宗昌,任慧平,王海燕,王玉峰,盧弘,高純低碳含銅鋼固溶處理的研究,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4第23卷,第3期,229~232 233-235

      155.劉宗昌1,任慧平1,王海燕1,盧弘2,含銅高純鋼固溶態(tài)的納米結構,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4,V01.23,N0.4,314~319

      156.王海燕,盧 弘,劉宗昌,任慧平,王玉峰,含銅高純鋼固溶態(tài)的研究,材料熱處理學報,200512.V01.26,N0.6,66~68

      157.劉宗昌,李文學,王玉峰,王海燕,安治國,任慧平,F(xiàn)e-1.12Cu合金中銅的沉淀,金屬熱處理,2005,VO1.30 N0.6,40~45

      158.劉宗昌,王海燕,安治國,高占勇,任慧平,含銅高純低碳鋼中的納米結構及時效強化,國際材料科學與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39~743,2005.8

      159.Microstructure in Solution State of Fe-1.18Cu Alloy Liu Zongchang,An zhiguo Wang heiyian Ren huiping國際材料科學與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34~437,2005.8

      160.劉宗昌,安治國,任慧平 含銅高純低碳鋼及其沉淀強化 國外金屬熱處理,2005Vo1.26,No.4,11~!6

      161.安治國,劉宗昌,任慧平,王海燕,王玉峰,時效工藝對含銅高純鋼顯微組織的影響,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05-11,V01.41,549~552.

      162.劉宗昌,李文學,王海燕,安治國,任慧平,含銅高純鋼中有序結構的高分辨電子顯微分析,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5,Vo1.24,No.2,137~143

      163.劉宗昌1,盧 弘2,李文學1,王海燕1,任慧平1, 含銅高純鋼中的有序疇 鋼鐵研究學報2006年第18卷,第11期,39~43

      164.劉宗昌,李 峰, 任慧平, 固溶La對高純凈鋼中γ→α相變的影響,稀土,2006年第27卷第5期57~62

      165.趙永桃,劉宗昌,王玉峰,34CrNi3MoV鋼貝氏體形貌和亞結構,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6年9月,NO1.25,NO3,238~242

      166.劉宗昌,貝氏體相變機制的探討,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5。第24卷第3期,195~203

      167.李峰,任慧平,劉宗昌,稀土鑭對純凈鋼組織的影響,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5,第23卷,2期,144~147

      168.安治國,任慧平,劉宗昌,王海燕,1.18Cu高純鋼等溫時效時富銅相的析出行為,特殊鋼,2006,V01.27.N0.2,20~22

      169.劉宗昌,王海燕,任慧平,塊狀轉變與鋼中貝氏體相變的親緣關系,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6,第25卷,2期,153~160

      170.劉宗昌,安治國,王海燕,王玉峰,任慧平 Fe-1.18Cu合金過飽和固溶體中的納米條帶結構,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

      171.劉宗昌,任慧平,王海燕,貝氏體相變機制與塊狀轉變,《熱處理技術與裝備》,2006.V01.27,N0.4,1~5

      172.劉宗昌,安治國,王海燕,王玉峰,任慧平 Fe-1.18Cu合金過飽和固溶體中的納米條帶結構,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6,V01.25(1),32-37

      173.王玉峰,劉宗昌,朱文芳,離心球墨鑄鐵管的組織及退火工藝研究,金屬熱處理,2002,第27卷,10期,38~41

      174.劉宗昌,王海燕,任慧平 <貝氏體相變的切変-擴散整合機制>,金屬熱處理。2006。31卷,增刊,36~43

      175.安治國,劉宗昌,任慧平,王海燕,F(xiàn)e-1.18Cu合金的時效強化,金屬熱處理,2006.第31卷,第11期,31~35

      176.金自力,王風香,劉宗昌,F(xiàn)e-Ni-Cr軟磁合金的正交試驗研究,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6,V01.25(1),47-52

      177.劉宗昌, 任慧平,王海燕,從動力學特征看貝氏體鐵素體的形成,科學研究月刊,香港,總22期,2006.10.70~72

      178.劉宗昌,安治國,王海燕,郭風蓮,任慧平,含1.12%Cu高純鋼的時效,《中國材料科技與設備》,2006.第3卷,第6期,102~104

      179.任慧平,劉宗昌,安治國,王海燕,含銅過飽和鐵素體中納米結構的高分辨電鏡分析,2006年 材料熱處理學報

      180.劉宗昌,安治國,王海燕,王玉峰,任慧平 Fe-1.18Cu合金過飽和固溶體中的納米條帶結構,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6

      181.劉宗昌,王海燕,任慧平,F(xiàn)e-C合金貝氏體相變熱力學,香港《現(xiàn)代學術研究雜志》2006年11月第3期,8~11

      182.王海燕,劉宗昌,王玉峰,任慧平,含銅鋼的應變誘導晶粒細化,2007年,第九屆全國熱處理大會論文集,153~156

      183.劉宗昌,安治國,任慧平,含1.12%Cu高純鋼的時效,2006年第6屆全國物理冶金學術交流會論文集75~80

      184.劉宗昌,王海燕,任慧平,貝氏體鐵素體形核機理求索,材料熱處理學報,2007年28卷第1期,53~58

      185.劉宗昌,任慧平,含La鋼的γ→α塊狀相變,熱處理 ,2007,第22卷,85期,34~39

      186.劉宗昌,李 峰, 任慧平 含La高純鋼中的塊狀相變組織,鋼鐵研究學報 2007.第19卷,第5期,76~80

      187.劉宗昌,郭鳳蓮,任慧平 王海燕Fe-1.55Cu合金的時效硬化,熱處理技術與裝備,2007,第28卷第2期,25-29.

      188.劉宗昌,王海燕,任慧平,鋼中貝氏體相變熱力學,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6.Vo1.25,No.4,307~314

      189.趙永桃,劉宗昌,王玉峰,34CrNi3MoV鋼的混晶及消除措施,金屬熱處理,2007年5月,No1.32,No.5,75~78

      190.郭風蓮,劉宗昌,任慧平,含1.55%Cu高純鋼的時效行為,內蒙古科技大學學報,2007第26卷第1期,14~19

      191.劉宗昌,王海燕,李文學,任慧平,貝氏體碳化物形成機理,熱處理技術與裝備.2007.Vo1.28,No.4,19~23

      192.劉宗昌,王海燕,任慧平,貝氏體鐵素體形成熱力學,第九屆全國熱處理大會論文集,2007年,大連,中國熱處理學會175~180

      193.劉宗昌,王海燕,任慧平,李文學, 貝氏體相變特點的研究,材料熱處理學報,2007年,第28卷,增刊,168~171

      194.任慧平,劉宗昌,王海燕,李文學,含銅高純鋼的沉淀硬化,材料熱處理學報,2007年,第28卷,增刊,119~122

      195.李峰、任慧平、劉宗昌、稀土鑭對純凈鋼組織的影響,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5,第23卷,2期,144-146

      196.劉宗昌,王海燕,王玉峰,李文學,任慧平,貝氏體鐵素體形成的熱激活躍遷機制,內蒙古科技大學學報,2007 ,Vo1.26,No.2,113~117

      197.劉宗昌,王海燕,任慧平,李文學,王玉峰,貝氏體鐵素體形核長大的熱激活遷移機制,金屬熱處理2007.第32卷第11期,1~5

      198.劉宗昌,王海燕,王玉峰,任慧平,李文學,貝氏體碳化物的形貌及形成機制,材料熱處理學報,2008。2

      199.REN Huiping ,WANG haiyan,LIU zongchang,Cu clusters evolvement in Fe-1.18%Cu binary alloy,F(xiàn)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se in China,2007,Vo1,Number 4

      200.劉宗昌, 郭風蓮,王海燕, 任慧平,銅偏聚區(qū)的高分辨電鏡分析,熱處理,2008,第23卷90期。

      201.劉宗昌,王海燕,計云萍,任慧平,李文學,貝氏體相變機制研究的最新進展,第八屆全國固態(tài)相變、凝固及應用學術會議,詳細論文集,中國金屬學會材料科學分會,2008,107~110

      202.劉宗昌,王海燕,王玉峰,任慧平,李文學,貝氏體碳化物的形貌及形成機制,材料熱處理學報,2008. Vo1.29,No.1,32~37

      203.劉宗昌 ,珠光體轉變理論研究的新進展,金屬熱處理,2008,第33卷,第4期,1~8

      204.劉宗昌,李文學,任慧平,高效節(jié)能退火新工藝,熱處理技術與裝備,2008,第29卷,168期,29~39

      205.劉宗昌,珠光體形核-長大理論的更新,內蒙古科技大學學報。2007第26卷,第4期,301~309

      206.劉宗昌 ,王海燕,計云萍,李文學,任慧平,鋼中貝氏體相變理論研究的新進展[J],內蒙古科技大學學報,2008,27卷第2期,99~108

      207.段寶玉,劉宗昌,任慧平,王海燕,計云萍,T8鋼中珠光體表面浮凸觀察[J],內蒙古科技大學學報,2008,27卷第2期,108~114

      208.段寶玉,劉宗昌,任慧平,王海燕,計云萍,T8鋼中珠光體表面浮凸的觀察[J],第八屆全國固態(tài)相變、凝固及應用學術會議,詳細論文集,中國金屬學會材料科學分會,2008,113~115

      209.計云萍,劉宗昌,任慧平,高碳鉻鉬鋼貝氏體碳化物形貌及其形成機理的研究[J],第八屆全國固態(tài)相變、凝固及應用學術會議,詳細論文集,中國金屬學會材料科學分會,2008,111~112

      210.劉宗昌,段寶玉,王海燕,任慧平,珠光體表面浮凸的形貌及成因[J],金屬熱處理,2009,1第34卷第1期,23-27

      211.劉宗昌,王海燕,段寶玉,任慧平,李文學,上貝氏體鐵素體的形核及長大[J],鋼鐵研究學報,2009.第21卷,第2期,28~34

      212.劉宗昌,王海燕,袁長軍,任慧平,馬氏體形核-長大機制的研究[J],內蒙古科技大學學報,2009第28卷,第3期,195~201

      213.LIU Zong-chang, WANG Hai-yan, LI Wen-xue, REN Hui-ping, DUAN Bao-yu,Morphology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bainite carbide,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SN1934-8959, Dec. 2008, Volume 2,No.12 (Serial No.13)USA 58~64

      214.劉宗昌,王海燕,段寶玉,任慧平,李文學,上貝氏體鐵素體的形核及長大[J],鋼鐵研究學報,2009.第21卷,第2期,28~34

      215.劉宗昌,馬氏體切變學說的評價[J],內蒙古科技大學學報,2008,Vo1.27,No.4,293~300

      216.劉宗昌,王海燕,任慧平,再評馬氏體相變的切變學說[J],內蒙古科技大學學報,2009第28卷,第2期,99~105

      217.劉宗昌,王海燕,貝氏體相變新機制的研究[J],《熱處理技術與裝備》09.10,第30卷,第5期,1~10

      218.LIU Zong-chang, WANG Hai-yan, LI Wen-xue, REN Hui-ping, DUAN Bao-yu,Morphology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bainite carbide,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SN1934-8959, Dec. 2008, Volume 2,No.12 (Serial No.13)USA 58~64

      219.劉宗昌,王海燕,任慧平. 過冷奧氏體轉變產(chǎn)物的表面浮凸[J]. 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09,第14卷,第3期,227-236

      220.LIU Zong-chang,JI Yun-ping,YAN Cheng-jun,WANG Hai-yan,REN Hui-ping,Surface Relief of Phase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of Supercooled Austenite,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Asian Conference on Heat Treatment and Surface Engineering 2009.Beijing china.64~74

      221.LIU Zong-chang,WANG Hai-yan, JI Yun-ping,REN Hui-ping.A New Concept of Martensit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Asian Conference on Heat Treatment and Surface Engineering 2009.Beijing china.106~111

      222.LIU Zong-chang, WANG Hai-yan, LI Wen-xue, REN Hui-ping, DUAN Bao-yu,Morphology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bainite carbide,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SN1934-8959, Dec. 2008, Volume 2,No.12 (Serial No.13)USA 58~64

      223.劉宗昌。王海燕,奧氏體形成機理[J],熱處理,2009,第24卷,第6期,13~18

      224.劉宗昌,計云萍,林學強,王海燕,任慧平,三評馬氏體相變的切變機制[J],金屬熱處理,2010年,2月,第35卷第2期,1~6

      225.劉宗昌,王海燕,任慧平,馬氏體相變的熱激活躍遷機制[J],科技促進發(fā)展,2009年,第12期,36~38 總第61期

      226.劉宗昌,計云萍,段寶玉,任慧平,板條狀馬氏體的亞結構及形成機制。第九屆全國固態(tài)相變、凝固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寧波),2010.5.51-55

      227.劉宗昌,計云萍,任慧平,過冷奧氏體整合系統(tǒng)和轉變貫序(摘要),第九屆全國固態(tài)相變、凝固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寧波,2010.5. 81-84

      228.劉宗昌,計云萍,任慧平,過冷奧氏體整合系統(tǒng)和轉變貫序,熱處理技術與裝備,2010.第31卷,第3期,14-20

      229.劉宗昌,淬火開裂及防止方法[J],熱處理,2010年,第25卷第3期,72-79

      230.劉宗昌,淬火開裂及防止方法[J],熱處理,2010年,第25卷第4期,76-83

      231.劉宗昌,袁長軍,計云萍,任慧平,馬氏體的形核及臨界晶核的研究,金屬熱處理,2010.Vo1.35,No.11,18-22

      232.劉宗昌,計云萍,任慧平,馬氏體相變形核機制的研究[J],.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2011,第2期,48~51

      233.劉宗昌,袁長軍,計云萍,任慧平,鋼中馬氏體組織形貌的變化規(guī)律,熱處理,2011. 第26卷第1期,20~25

      234.袁長軍,劉宗昌,Cu-Al-Be-B合金馬氏體形貌和亞結構[J],內蒙古科技大學學報,2010,Vo1.29,No.4,312-319

      235.劉宗昌,王海燕,林學強,任慧平,F(xiàn)e-15Ni-0.6C合金馬氏體浮凸及相變新機制[J],熱處理,2010.第6期,第25卷 總107期,15~21

      236.Yunping Ji, Zongchang Liu, Huiping Ren. Morphology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artensite in Steels with Different Carbon Content [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01-203: 1612-1618

      237.Zongchang Liu, Yunping Ji, Haiyan Wang, Huiping Ren Discussion of Mechanism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Selected peer reviewed paper from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Industrial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Lecture Not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ls 1-2 350~353

      238.劉宗昌,袁長軍,計云萍,節(jié)能、高效、優(yōu)質的熱處理工藝[J],熱處理技術與裝備,2011第32卷,第184期,11~14

      239.劉宗昌,袁長軍,計云萍,任慧平,珠光體轉變形核的研究[J],金屬熱處理,2011.2,Vo1.36,No.2,14~17

      240.劉宗昌,計云萍,段寶玉,任慧平,板條狀馬氏體的亞結構及形成機制[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1,Vo1.32,No.3.56~62

      241.劉宗昌,袁長軍,計云萍,節(jié)能、高效、優(yōu)質的熱處理工藝(二)[J],熱處理技術與裝備,2011第32卷,第2期,16~22

      242.袁長軍,劉宗昌,馬氏體臨界晶核的研究[J],內蒙古科技大學學報,2011,Vo1.30,No.1,13-18

      榮譽獎勵:


      1.1985年至1998年先后多次評為院級先進工作者或先進黨務工作者。

      2.1986年被評為包頭市先進工作者。

      3.1992年評為內蒙古優(yōu)秀教師。

      4.1992年評為冶金部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

      5.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6.1993年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稱號及獎章。

      7.2006年評為內蒙古科技大學科技工作突出貢獻獎。

      8.2007年評為內蒙古教學名師。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1. 上一篇文章:

    2. 下一篇文章:
    3.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chuàng)新網(wǎng)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
      中文字幕日本视频精品一区,99re66热这里精品7,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亚洲无码潮吹精品视频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游戏赚网 96热在这里只有免费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