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chuàng)新人物百科 > 地球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倪四道,男,1970年8月出生,現(xiàn)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地球物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殼幔物質和環(huán)境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站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8年畢業(yè)于凌城中學,江蘇省理科第三名,徐州理科狀元。   

      1993年本科畢業(yè)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學改革試點班,獲地球物理學士學位。

      2001年畢業(yè)于加州理工學院地質與行星科學系,獲得地球物理博士學位。

      2001年至2004年在加州理工學院地震學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歷任助理科學家,副科學家。

      2004年3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地球物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院殼幔物質和環(huán)境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社會兼職:

      1、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委員。

      2、國際科學院組織(IAP)自然減災項目專家組成員。

      3、科技部國際合作專家組評委。

      4、《應用地球物理》英文版編委。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地震學原理與應用》

      培養(yǎng)學生情況: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計算地震學、全球地震學、地震物理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D“的結構和后鈣鈦礦相變,2006。

      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汶川地震破裂的運動學過程研究,2009。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新疆西南天山鈣長斜長巖墻群的巖石學、年代學及地質意義,2005-2007。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利用環(huán)境噪音研究首都圈地下精細速度結構, 2007-2009。

      科研成果:

      1、改進了地震學中的WKBJ和廣義射線(GRT)理論。

      2、發(fā)展了二維和三維的WKM(WKBJ modified)方法。

      3、推翻了傳統(tǒng)的下地幔熱柱(PLUME)的熱起源理論。

      4、確認了下地幔中。

      發(fā)明專利: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發(fā)表的在EPSL,JGR,GRL,GJI,PEPI,BSSA,GSA等國際刊物上文章,共50余篇。

      出版專著:

      資料更新中……

      發(fā)表論文:

      英文:

      1. Ni SD, Helmberger DV, Tromp J,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African superplume from waveform modelling ,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61 (2): 283-294 MAY 2005

      2. Helmberger DV, Ni SD, Approximate 3D body-wave synthetics for tomographic models ,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95 (1): 212-224 FEB 2005

      3. Ni S, Kanamori H, Helmberger D, Seismology - Energy radiation from the Sumatra earthquake , NATURE 434 (7033): 582-582 MAR 31 2005

      4. Ni S, Cormier VF, Helmberger DV, A comparison of synthetic seismograms for 2D structures: Semianalytical versus numerical ,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93 (6): 2752-2757 DEC 2003

      5. Ni SD, Tan E, Gurnis M, et al.,Sharp sides to the African superplume , SCIENCE 296 (5574): 1850-1852 JUN 7 2002

      6.Lowermost mantle shear velocity anisotropy beneath Siberia 楊鳳琴; 劉斌; 倪四道; 曾祥方; 戴志陽; 呂彥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ina 【期刊】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8-03-15

      中文:

      1 利用遠震接收函數(shù)分析三峽庫區(qū)重慶段地殼厚度變化 王小龍; 倪四道; 劉淵源; 余國政; 李克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重慶市地震局;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地震地質 2010-12-15

      2 一個發(fā)生在沉積蓋層里的破壞性地震:2010年1月31日四川遂寧-重慶潼南地震 羅艷; 倪四道; 曾祥方; 謝軍; 陳颙; 龍鋒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科學通報 2011-01-15

      3 天然地震頻率范圍內首都圈地區(qū)近地表S波速度結構 沈偉森; 羅艷; 倪四道; 崇加軍; 陳颙 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期刊】地震學報 2010-03-15

      4 利用遠震接收函數(shù)研究江西省地震臺站下方莫霍面深度及泊松比分布 楊中書; 崇加軍; 倪四道; 曾文敬 江西省地震局; 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期刊】華南地震 2010-03-15

      5 2010年4月14日玉樹地震:一個有前震的破壞性地震 倪四道; 王偉濤; 李麗 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地殼運動監(jiān)測工程研究中心 【期刊】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0-05-15

      6 汶川地震余震區(qū)東北端一個余震序列的地震學研究 羅艷; 倪四道; 曾祥方; 鄭勇; 陳棋福; 陳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動力大地測量學重點實驗室 【期刊】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0-06-15

      7 遠震體波有限破裂過程反演敏感性測試及其在汶川地震上的應用 韋生吉; 倪四道; Ozgun Konca; Don Helmberger; 陳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Seismolab Caltech 【期刊】地震 2010-07-15

      8 地震相關的聲音現(xiàn)象研究進展 丁丹; 倪四道; 田曉峰; 敬少群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空學院; 湖南省地震局 【期刊】華南地震 2010-06-15

      9 利用遠震接收函數(shù)研究遼寧地區(qū)的地殼厚度及泊松比 賈麗華; 崇加軍; 劉淵源; 倪四道; 戴瑾; 王帥 遼寧省地震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期刊】地震地質 2010-06-15

      10 龍門山周邊地區(qū)地震波速度結構的有限頻率反演 萬柯松; 倪四道; 趙里 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學院;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期刊】國際地震動態(tài) 2010-06-25

      11 超臨界距離上SmS震相對強地面振動衰減關系影響的初步探討 羅艷; 倪四道; 陳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期刊】中國地震 2010-06-15

      12 汶川大地震中的應急地震學 萬柯松; 倪四道; 曾祥方; Paul Sommerville 蒙城國家地球物理野外觀測研究站; United Research Services Corporation; Pasadena 【期刊】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2009-01-15

      13 汶川地震強余震(M_s≥5.6)的震源機制解及其與發(fā)震構造的關系 鄭勇; 馬宏生; 呂堅; 倪四道; 李迎春; 韋生吉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江西省地震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江蘇省地震局 【期刊】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2009-04-15

      14 外核頂部剛性薄層探測 黃建平; 倪四道; 萬柯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期刊】科學通報 2009-04-23

      15 核幔邊界的速度結構對PKPab波形的影響 洪德全; 倪四道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 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期刊】華北地震科學 2009-06-15

      16 區(qū)域最小完整性震級時空分布的確定──以龍門山斷裂帶為例 龍鋒; 聞學澤; 倪四道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四川省地震局;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期刊】地震 2009-07-15

      17 利用遠震接收函數(shù)反演陜西地震臺站下方的地殼厚度 劉春; 崇加軍; 倪四道; 李少睿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陜西省地震局 【期刊】地震地質 2009-06-15

      18 九江-瑞昌地震的精確定位及其發(fā)震構造初探 呂堅; 倪四道; 沈小七; 高建華; 曾新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省地震局; 江西省地震局;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 合肥市金寨路 【期刊】中國地震 2007-06-15

      19 超低速區(qū)研究進展與展望 倪四道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安徽合肥; 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安徽蒙城 【期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 2007-08-15

      20 理論地震圖的F-K算法的并行實現(xiàn) 韓立波; 鄭勇; 倪四道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安徽合肥; 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安徽蒙城; 安徽合肥 【期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 2007-08-15

      21 下地幔可以發(fā)生地震嗎? 萬新; 倪四道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安徽合肥; 安徽蒙城 【期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 2007-08-15

      22 2007年寧洱6.4級地震強余震庫侖破裂應力觸發(fā)研究 劉強; 倪四道; 秦嘉政; 付虹; 王紹晉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云南省地震局; 云南省地震局 【期刊】地震研究 2007-10-15

      23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_s5.7、M_s4.8地震的震源機制解與發(fā)震構造研究 呂堅; 鄭勇; 倪四道; 高建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江西省地震局 合肥; 江西省地震局 【期刊】地球物理學報 2008-01-15

      24 利用H-Kappa方法反演中國地區(qū)臺站下地殼厚度 黃建平; 崇加軍; 倪四道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安徽合肥; 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安徽蒙城; 安徽合肥 【期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 2008-01-15

      25 2004年蘇門答臘大地震激發(fā)的T-波 黃建平; 倪四道; 傅容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合肥 【期刊】地球物理學進展 2008-02-15

      26 印度洋T波與地震震源參數(shù)的相關性 黃建平; 倪四道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 2008-04-15

      27 歐洲南部410km間斷面的波速結構 萬柯松; 倪四道; 傅容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合肥 【期刊】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2008-03-15

      28 瑞利型槽波的本征方程及其應用 徐果明; 倪四道; 王漢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期刊】煤炭學報 1998-04-25

      29 西伯利亞下地幔底部的剪切波各向異性 楊鳳琴; 劉斌; 倪四道; 曾祥方; 戴志陽; 呂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期刊】地震學報 2008-03-15

      30 應急地震學的研究進展 倪四道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 【期刊】中國科學院院刊 2008-07-15

      31 2004年東烏珠穆沁旗地震震源參數(shù)研究 張愛萍; 倪四道; 楊曉勇 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期刊】地震 2008-07-15

      32 首都圈地區(qū)莫霍面起伏及沉積層厚度 羅艷; 崇加軍; 倪四道; 陳棋福; 陳颙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期刊】地球物理學報 2008-07-15

      33 薄互層等效橫向各向同性的研究 徐果明; 李躍; 倪四道; 王漢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系 【期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12-15

      34 用深度震相pP,sP確定汶川地震余震的震源深度 羅艷; 倪四道; 曾祥方; 陳棋福; 陳顒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 2008-10-01

      35 子波效應學說與動測樁身缺陷波形特征 黃理興; 姚琦; 席道瑛; 倪四道; 陶海平 【會議】面向21世紀的巖石力學與工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四次學術大會論文集 1996-05-01

      36 使用短周期波形數(shù)據(jù)反演震源機制解 陳偉文;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2009 2009-10-10

      37 文安地震深度的精確測定及其同華北地殼低速層的關系 王偉濤; 倪四道; 羅艷; 陳颙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2009 2009-10-10

      38 地殼結構對汶川余震定位及震源機制反演的影響 鄭勇; 謝祖軍; 汪榮江; 倪四道; 熊熊; 葛粲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2009 2009-10-10

      39 核幔邊界起伏,D″速度分布與PcP波振幅 吳文波;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2009 2009-10-10

      40 利用ScS-S到時研究中亞地區(qū)D″層S波速度異常 俞竹琳;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2009 2009-10-10

      41 四川盆地中部淺層地殼一維剪切波速度結構 謝軍;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 2010-10-17

      42 D″低速層結構對S+ScS波形的影響 俞竹琳; 萬柯松;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 2010-10-17

      43 歷史強震對于2010年CHILE M_W8.8地震的觸發(fā)研究 金筆凱; 倪四道; 單斌; 熊熊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 2010-10-17

      44 近距離確定震源深度的震相sPL 崇加軍; 曾祥方;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 2010-10-17

      45 三維Moho面下的遠震深度震相前驅波pmP 吳文波;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 2010-10-17

      46 單臺法和雙臺相關法研究臺風引起的地脈動信號 曾祥方; 夏英杰;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 2010-10-17

      47 云南大姚、姚安兩處雙主震的余震區(qū)重合度研究 包豐; 蔡鍵;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 2010-10-17

      48 運用近遠震聯(lián)合反演方法確定2010年高雄地震震源機制解與深度 陳偉文; 汪貞杰;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 2010-10-17

      49 利用有限頻率方法反演一維速度結構 萬柯松; 倪四道; 趙里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 2010-10-17

      50 槽波及其在反演煤層平均厚度中的應用 倪四道; 徐果明 【會議】1993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 1993-09-01

      51 薄互層地震參數(shù)的研究 徐果明; 黃志斌; 倪四道; 王漢標; 李躍 【會議】1996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 1996-10-01

      52 考慮了樁土作用后的樁波動方程的理論分析 倪四道; 席道瑛; 劉孝敏; 黃理興 【會議】第四屆全國巖石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選集 1994-10-01

      53 D”層研究的進展 倪四道; 傅容珊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屆年會論文集 2005-08-01

      54 歐洲南部410km間斷面的精細結構 萬柯松; 萬新;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屆年會論文集 2005-08-01

      55 歐洲南部410km間斷面的精細結構 萬柯松; 萬新;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屆年會論文集 2005-08-01

      56 基階及高階面波頻散和接收函數(shù)的聯(lián)合反演 沈玉松; 徐果明; 倪四道; 朱良保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屆年會論文集 2005-08-01

      57 地球深部間斷面對蘇門答臘地區(qū)大地震震源反演的影響 徐敏;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屆年會論文集 2005-08-01

      58 印度洋東部俯沖帶地區(qū)T波能量與地震震級的相關性 黃建平; 倪四道; 傅容珊; 羅濤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 2006-10-01

      59 FIJI/TONGA地區(qū)深震激發(fā)的T波 黃建平; 倪四道; 傅容珊; 阮友誼; 張愛萍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 2006-10-01

      60 印度洋東部蘇門答臘地區(qū)地震及其激發(fā)T波的相關性 黃建平; 倪四道; 傅容珊; 阮友誼; 張愛萍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 2006-10-01

      61 三維黏性分層熱對流的熱柱動力學 韓立波; 傅容珊;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 2006-10-01

      62 用震相分離方法研究蘇門答臘地震的探討 萬柯松; 徐敏;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 2006-10-01

      63 西太平洋下地幔D″層的精細結構 萬柯松;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 2007-10-01

      64 接收函數(shù)方法研究Moho面傾斜 崇加軍;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 2007-10-01

      65 吉帕壓強區(qū)金屬固-液相線研究 謝蕓;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 2007-10-01

      66 利用有限差分計算不規(guī)則網格中地震波走時 曾祥方;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 2007-10-01

      67 1998年青藏中部兩個正斷地震序列研究 張愛萍;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 2007-10-01

      68 利用區(qū)域地震數(shù)據(jù)反演大陸地震——對赤峰地震的研究 韋生吉; 鄭勇; 倪四道; 陳颙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 2007-10-01

      69 PP/SS前驅波研究地幔過渡區(qū)間斷面起伏 汪貞杰;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 2008-10-01

      70 利用井下擺地震記錄研究首都圈淺部S波速度結構 崇加軍; 沈偉森; 羅艷; 倪四道; 陳顒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 2008-10-01

      71 用PcP波研究核幔邊界起伏 吳文波;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 2008-10-01

      72 深度震相對有限頻率kernel中走時的影響 萬柯松; 倪四道 【會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 2008-10-01

      榮譽獎勵:


      1、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2、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

      3、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資料更新中……

      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一):

      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倪四道:中國缺少地震預警系統(tǒng)

      “中國就是缺少地震預警系統(tǒng)!弊蛉眨凇爸袊茖W與人文論壇”第74場報告上,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倪四道指出,地震發(fā)生過程之中如果可以做好早期預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災難擴大化。

      因為地震預報的難度,地震預警系統(tǒng)顯得尤為重要。倪四道指出,利用發(fā)生后地震前幾秒鐘信息,是可以預估地震能夠造成的損失。以此次汶川大地震為例,從震中映秀傳播,到北川有一次比較大的能量釋放,然后到達青川又有一次比較大的能量釋放,前后跨度200多公里,耗時100多秒。若事先建立預警系統(tǒng),地震擴散過程中,及時提醒其他地方利用10秒鐘人躲出20、30米沒有問題,而且離地震越遠做準備的時間更長。青川離震中200公里左右,其間可以做不少事情,有些損害是可以避免的。

      另外,倪四道指出,地震危險性評估也是預警系統(tǒng)的一部分。即根據(jù)歷史上發(fā)生地震,再通過地表變形的測量,是能夠推斷某個地方地震可能性有多大,超過6級、7級、8級地震概率多少。地球科學可以對這個地方做一個非常好的評估。如果地震危險性不大,就可適當把房子建在這個地方,如果有一定危險性,也可以很好地對建筑進行設防。

      倪四道告訴記者,地震預警系統(tǒng)可以通過增加地震監(jiān)測網點、完善信息傳播機制來建立,硬件上,在我國只需兩年就可建成。(記者鮑穎)

      文章來源:《新京報》 2008年05月26日

      媒體報道(二):

      預報海嘯:中國人先做到了--訪中國科技大學地球物理教授倪四道博士

      在全球范圍內,海嘯的預報預警問題從未像現(xiàn)在這樣引人關注

      記者:人類何時能夠準確地預報海嘯?“12•26”海嘯過后,面對凄慘的災難,多少人仰天長嘆,發(fā)出這由衷的渴望。沒有想到,我們中國人這么快就搞出了結果。您研究出來的這套計算方法真是令人興奮,尤其是“12•26”海嘯災難發(fā)生地的人民。所以各方面都非常關注。甚至還有人幻想,如果我們能提前半年公布這一科學成果,印度洋沿岸國家的人民就可以從容面對海嘯了。

      倪四道:關于地震海嘯這類課題,這些年來我一直在關注和研究。我們研究出來的預報海嘯的方法是多年研究的結果,并非一日之功。只不過因為不久前印度洋發(fā)生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嘯災難,所以海嘯的預報問題變得格外引人關注。人們的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科學畢竟是十分嚴肅的事業(yè),不能以人的主觀愿望而轉移。

      記者:倪教授,據(jù)我了解,海嘯跟地震有關,地震是由地質活動引起的,正常情況下,公眾對地質活動不甚了解,關切度也不高,但是印度洋海嘯改變了這一切。您是研究地球物理的專家,這方面的知識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嗎?

      倪四道:海嘯是地震的副產品,地震是地質活動的劇變。地質活動很復雜,想了解海嘯,先要弄清楚地殼板塊移動是怎么回事。

      地殼劃分為五大板塊,這些板塊以每年1厘米至10厘米的速度在移動,板塊移動形成三種狀態(tài):一是板塊碰撞帶,叫匯聚型邊界,一個板塊俯沖至另一板塊的下方,比如海溝就是這么形成的;二是板塊分離帶,形成洋中脊;三是板塊彼此交錯形成的地帶,如北美大陸西海岸分布的圣安德烈斯斷層。由于地幔的對流,地下的巖漿上升將洋中脊拉開,板塊在洋中脊分離、擴大,然后在俯沖帶俯沖、消滅,從而引發(fā)火山、地震和其他地質活動。

      引起“12•26”海嘯的地震為9.3級,它釋放的能量相當于一百萬顆投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

      記者:您談過,地震必須發(fā)生在海底,才能夠引發(fā)海嘯,是不是意味著海底地震都能發(fā)生海嘯?

      倪四道:我知道在印度洋海嘯之后,公眾很關心這類問題。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解釋一下地震是什么。地殼板塊移動過程中,巖石圈在內力的作用下突然發(fā)生破裂,地球內部能量強烈釋放出來,引起一定范圍內地面震動,這是地震。震級標度叫里氏震級,里氏是里希特,是個外國人名字,就好像咱們說溫度是攝氏多少多少度。同測溫度一樣,測量地震也有儀器,這個儀器探入地下3000多米,來測量地震波。3級以下的地震,稱為微震,人無感覺。5級以上稱破壞性地震!12•26”海嘯是由9.3級地震引起的,它釋放的能量相當于一百萬顆投在日本廣島原子彈的當量。

      海嘯產生有幾種情況,一是海底地震,是海嘯形成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所有的海底地震都能產生海嘯,研究發(fā)現(xiàn),在1.5萬次海底地震中,大約只有100次能夠引起海嘯。只有震源斷層發(fā)生錯位,一塊板塊從另一板塊上掉下來,才可能引起海嘯。一般地說,垂直差異運動越大,相對錯動速度越大,面積越大,則海嘯越大;震級越大,海嘯越大。二是火山能引發(fā)海嘯。三是海底山體或者是岸邊的山體滑坡,也會引發(fā)海嘯。再有就是海底核爆炸等人類活動和行星撞擊地球也會引起海嘯。

      所以要預測海嘯只要看有沒有地震發(fā)生就行了。我們發(fā)現(xiàn)海嘯是由板塊匯聚型邊界的海底地震產生的,一般來說9級以上地震都會產生大海嘯。

      高頻P波信號計算地震過程,可以在地震發(fā)生25分鐘后預測海嘯

      倪四道:研究發(fā)現(xiàn),地震發(fā)生時會輻射出P波和S波。P波傳播速度要遠遠快于S波傳播速度。所以地震時,人們先感到上下顛,然后水平晃。S波的振動很強烈,它是引起建筑物破壞的重要原因。

      計算地震破裂度的傳統(tǒng)方法是利用較低頻率的地震P波信號來反演地震的過程,這也是科學家們計算去年發(fā)生的“12•26”地震時采用的方法,不過用這種方法來研究地震需花費很長的時間,不能及時地預警海嘯。

      我們實驗室采用受地震影響很小的高頻P波信號。例如“12•26”大地震,我們分析了波形的長度與方位角的關系,快速確定了地震破裂的方向性,從而發(fā)現(xiàn)該地震的破裂長度超過1200公里,板塊錯位20米深,持續(xù)時間超過500秒,確定了此次地震為9.3級,而不是先前測定的9.0級。所以說,這是歷史上破裂長度和持續(xù)時間以及破壞程度最大的地震,但從釋放的能量來看居第二位,僅次于1960年在智利發(fā)生的9.5級大地震。我們的這種方法特別適用于震級9級以上的特大地震。重要的是,我們采用的計算方法,在地震發(fā)生后25分鐘之內就可以獲得地震的測量數(shù)據(jù),從而預測是否能夠引發(fā)海嘯。

      記者:您的這項研究成果聽說是發(fā)表在一個對國際科學界極有影響的雜志上,國際上的同行是如何評價我們中國的這項研究的?

      倪四道:這項研究成果發(fā)表在今年3月31日出版的英國學術刊物《Nature》雜志上。很湊巧,在同期雜志上,美國西北大學的SethStein教授等人也發(fā)表了一篇關于“12•26”地震的論文,文中提出的結論與我們的結論完全一樣。

      《Nature》雜志以《地球科學:引起海嘯地震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大地震》為題專門為我們的相關研究成果發(fā)布了新聞。評論翻譯過來是這樣的:“倪四道和合作者們研究了地震的高頻信號,發(fā)現(xiàn)地震在沿著1200公里的長度上釋放出能量,該長度比一開始猜測的長度的兩倍還長,美國學者STEIN和OKAL的工作也印證了該結論。”“該文章的研究內容極為重要,提出的算法確實干凈利落,能夠確定蘇門答臘地震的破裂結束的位置。成果的快速發(fā)表將大大地促進其他科學家理解地震發(fā)生的過程,避免因采用不當?shù)某醪降牡卣饏?shù)而帶來的無效努力!

      海嘯不能避免,但未來海嘯不會再有“12•26”

      記者:據(jù)報道,蘇門答臘附近余震不斷,您認為東南亞一帶還會發(fā)生大地震和海嘯嗎?

      倪四道:因為印度板塊以每年大約6厘米的速度向亞洲板塊擠壓,這一運動所積聚的壓力就通過地震來消解。所以在蘇門答臘島的附近海域是非;钴S的地震帶,余震不斷。一般說來,某個斷層一旦破裂,其能量基本上得到釋放,在近期再次發(fā)生大地震的幾率非常小!12•26”地震發(fā)生在蘇門答臘北部的印度洋海岸,也就是說從緬甸南部到蘇門答臘島北部附近海域超過1200公里的斷層近期不會再引發(fā)大地震和海嘯。至少在幾十年之內,蘇門答臘島北部的居民沒有大震之憂了。

      記者:我國會有海嘯發(fā)生嗎?

      倪四道:我國沿海地區(qū)不易發(fā)生地震海嘯,首先,我國大陸海區(qū)內很少有大斷裂和斷裂帶,板塊近代垂直差異運動不明顯,因此不具備發(fā)生大地震的條件;再有,只有海深達一兩千米才會給海嘯提供可能,我國的大陸架,水深大部分在二百米以內,不利于地震海嘯的形成和傳播。太平洋地震帶上發(fā)生的海嘯也不會威脅我國。因為我國的近海海域內分布著大小數(shù)千個島嶼礁灘,近海外側又有日本群島以及菲律賓諸島拱衛(wèi),抵御外海海嘯波的沖擊。加之大陸架淺海底摩擦阻力的作用,當海嘯波傳來時,其能量已迅速衰減,構不成威脅。比如智利大海嘯發(fā)生的時候,對日本造成了重大災害,但我們在上海吳淞口的驗潮站,只記錄到15到20厘米的海嘯波高。

      此外,我國地震臺網遍布各地,在預測方面可以說走在世界前列。

      海嘯不可避免。但未來海嘯給人類造成的災難決不會像“12•26”海嘯了,因為世界各國已經加強了對海嘯的預警和防范。同時,我們中國研究出來的這個方法完全可以為人們預防和回避海嘯提供一定的時間量。

      震后25分鐘預警海嘯,對人類意味著什么

      記者:根據(jù)資料,“12•26”災難死亡人數(shù)近30萬人,災區(qū)難民總人數(shù)達100多萬,涉及10多個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可以說這個災難是世界性的。如果有海嘯預警的話,災難不會這樣慘重,歷史也要改寫了。

      倪四道:完全可以改寫,至少不會形成這么大的區(qū)域性災難。

      就拿這次“12•26”海嘯來說吧,地震P波的傳播速度是每秒10公里,假設在地震發(fā)生的同時發(fā)生海嘯。而海嘯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鐘8公里。以北京時間為準,地震發(fā)生在2004年12月26日8時58分55.2秒,第13分鐘時,我們可以算出地震波的初始數(shù)據(jù),地震持續(xù)了9分鐘,這樣我們可以在9時20分得到準確數(shù)據(jù),測出地震的能量和破裂度,把這些數(shù)據(jù)傳給海洋部門,在9時25分之前,我們完全可以向各地預警。而此時,海嘯的浪頭才走到200公里。除近距離外,海嘯距離泰國還有1個小時時間,距離斯里蘭卡最快也要一個半小時,3個多小時后才能到達印度和非洲沿岸。一般情況下,人們只要15分鐘就能夠撤到安全地區(qū)。所以,泰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印度以及非洲國家完全可以避免災難。這短短的25分鐘,完全可以改變人類在海嘯面前束手無策的命運,至少會挽救20多萬人的生命。要知道,在災難面前,時間就是生命。

      再假設,如果預警機制特別成熟,我們在25分鐘預警后,海嘯到達區(qū)域的人們完全能夠安全撤離,同時,科研機構可以組織人員迅速趕至海嘯襲擊現(xiàn)場,面對面地研究海嘯。人類得以近距離研究海嘯,對科學裨益極大。

      當然,科學不能假設,這次地震正好驗證了這套方法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所以說每次災難都會帶來科學研究的進步,哪怕只是一小步,對人類來說也是個巨大的收獲。

      記者:經過這次災難后,各國都非常重視預警,在國際社會的幫助下,印度洋將在明年年底建成海嘯預警系統(tǒng),目前我國也正在立法,就是為了災難預警。

      倪四道:是的,海嘯預警是個系統(tǒng)工程,要有尖端的硬件和軟件。但是無論怎么預警,一定要有逃生的方案,而且要經過預演,這個很重要。例如,在“3•28”地震中,死了那么多人,但印尼風港電站的6名中國工人毫發(fā)未損,就是因為他們多次進行了地震演習,預先設定好了撤離路線和逃生方案,地震發(fā)生后立即逃生。

      海嘯讓人類愈發(fā)意識到,必須加強國際間的科技合作,共同抵御自然災難

      記者:從媒體的報道中我們還了解到,在這次海嘯中,也有人利用平時科學知識的積累而躲過劫難。是平時的科普教育在危難之際救了命。但這畢竟是一種特例。在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在災難面前我們總不應該去過分強調單體的抗災能力。

      倪四道:在“12•26”海嘯中,依靠科學常識自救的事例不少。普吉島上一個英國小姑娘在海邊玩耍時,看到潮水突然間退了下去,她一下子就意識到要發(fā)生海嘯,趕快告訴了媽媽,結果在海嘯到來之前,和她們在一起的100多名游客都及時疏散了。這個小女孩就是把她學過的科普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就會做出很多了不起的事情。當然,在現(xiàn)代社會,人類抵御自然災難的方式已經不再是傳統(tǒng)的“自掃門前雪”,而是強調社會總體功效。也只有這樣才能把自然災難給人類造成的損失減到最小。在海嘯面前,人類完全有能力也應該建立起科學有效的預防體系,實現(xiàn)信息共享、技術共享,實現(xiàn)國際間的通力合作,抵御人類的共同災難?茖W研究的目的是造福人類是應用于社會。所以從我個人的角度講,我希望能夠盡快把這套可以實現(xiàn)海嘯預報的方法應用到人類抗擊海嘯的實際中。

      記者:“12•26”海嘯給人類造成很大的災難,您認為人類從中應汲取哪些教訓?

      倪四道:作為一名研究地震的科學工作者,我對這次災難感到很痛心,如果我們能早些發(fā)現(xiàn)這些計算海嘯發(fā)生的科學方法,雖然不能制止海嘯的發(fā)生,但完全可以把人類的損失降低到很小的程度。

      當然,科技只是服務人類社會生活的工具,像海嘯這樣的區(qū)域性的自然災害,科技成果真正實現(xiàn)為抗震救災服務最重要的是國際間的廣泛而真誠的合作。也只有建立在充分的國際合作的基礎之上,海嘯災難的預報才能發(fā)揮其實際作用。假設現(xiàn)在印度洋地震了,我們完全能夠預測到某些國家地區(qū)在何時何地發(fā)生海嘯,可是,如果沒有國際間有效的合作渠道,我們便無法向受災地區(qū)及時預警,海嘯仍會給那里的人民造成災難。這次海嘯,如果說國際社會應該有所總結的話,那就是在實現(xiàn)資源共享方面國際間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文章來源:《遼寧日報》2005年5月10日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1. 上一篇文章:

    2. 下一篇文章:
    3.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chuàng)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
      中文字幕日本视频精品一区,99re66热这里精品7,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亚洲无码潮吹精品视频 96热在这里只有免费精品